目前分類:摘文分享 (253)
- Mar 24 Fri 2023 16:02
脂肪肝還有兩項更恐怖的事實。
- Feb 15 Wed 2023 17:43
「心理韌性」就是「心靈免疫力」
- Dec 30 Fri 2022 16:20
從動物對人類歷史的形成和貢獻中,我們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第4章則要來探討動物如何為科學、健康和醫學做出貢獻。其中包括 一些就極端而言,對人類是最為致命的動物,像是跳蚤和蚊子,還有 有助於醫療方面的動物,如水蛭和天竺鼠。動物一直是被深入研究的 對象,特別是有關智力方面,就像聰明的神馬漢斯(Clever Hans)和黑 猩猩灰鬍子大衛(David Greybeard)的故事一樣。最後一章則講述人類 如何在貿易和工業中運用動物的例子,我們會回溯一些被馴化的動物, 例如牛。接著,本章也探討了另外兩種動物─蠶和單峰駱駝,在數 個世紀以來如何幫助促進並實現長途貿易。最後則是探討人類對海洋生物的利用,特別是地球上有史以來最大的動物─藍鯨。
- Nov 25 Fri 2022 09:15
「知道」「去做」「做到」「做到更多」是完全不同的次元
- Nov 23 Wed 2022 16:17
不用說別人也會了解」是很天真的想法
- Nov 18 Fri 2022 10:13
人際關係的問題幾乎都是自己沒有認知到的,很多時候原因都是出在對方身上看不到的部分。
- Oct 21 Fri 2022 09:08
潛意識更深處的意識—「後設潛意識」
【潛意識更深處的意識—「後設潛意識」】
「顯意識」及「潛意識」常被比喻為冰山。露出海面上的「顯意識」僅占總體意識的百分之三~五。相較之下,我們一般無法辨識的潛意識實際上則占了百分之九十五~九十七。
- Oct 12 Wed 2022 15:41
試著把潛意識視為「銀行貸款專員」
- Oct 03 Mon 2022 10:12
那些倖存者自始至終都沒有放棄夢想
各位知道奧地利精神疾病學家和哲學家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E. Frankl)所撰寫的《活出意義來》(Man Search for Meahing)一書嗎?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強行將猶太人押解送至奧斯維辛集中營逐一屠殺。然而,直到戰爭結束,仍有人從艱苦的集中營環境中倖存下來。
維克多.弗蘭克本身也是奧斯維辛集中營倖存者之一。他研究了這些倖存者的共同點,並書寫成《活出意義來》一書。
- Sep 14 Wed 2022 10:10
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的區別,只不過是一種不斷持續的幻覺。
「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的區別,只不過是一種不斷持續的幻覺。」
難道愛因斯坦的意思不是在說,他的想法剛好與此相反嗎?即便如此,我也不能確定,因為愛因斯坦經常寫出一些像是神喻的文字或語言。愛因斯坦多次改變他對基本問題的想法,不難發現,他的很多話都互相矛盾 。但在這個例子中,事情或許比較簡單,意義也比較深刻。
- Sep 08 Thu 2022 09:10
「濟陽式癌症飲食療法」對癌症晚期也有驚人的效果
癌症的進展階段可分為零至第四期,其中第四(Ⅳ)期的癌症稱為「晚期癌症」,而更惡化的狀態則稱為「末期癌症」。不過,我看過許多實際的例子,原本被告知「只剩3個月生命的癌症末期」患者,由於採用飲食療法,最後痊癒了。所以我想,不應將那些還沒做過飲食療法的患者,用「末期癌症」來稱呼,因為,我親身經歷幾十個因同時採用「百日飲食療法」而顯著康復的病例。因此,原則上我不使用「癌症末期」一詞,而將第四期的癌症都稱為「癌症晚期」。
- Sep 05 Mon 2022 17:19
「不做自己的人」無法遇見對的人
- Jul 20 Wed 2022 09:25
自由就是不拘泥於任何事物
話說回來,「拘泥」這個詞給人很不好的印象。那是因為在這時候,大多不會把它用在好的意思上。「糟糕」也是如此,但若用在相反的意思上,就會因為新鮮而流行。之所以會拘泥在某件事物上,也就是陷於被某種事物支配著的不自由狀況中的證據。
我被問到座右銘是什麼的時候,都會回答是:「不拘泥於任何事物。」此時多會被問道:「那是誰說過的名言?」我都會回答:「是森博嗣說的。」結果又會被問道:「若要不拘泥於任何事物,該怎麼做才好呢?」這問題真是麻煩啊。所以雖然有點壞心眼,但我會說:
- Jul 14 Thu 2022 15:12
我們需要正向的目標來吸引我們前進
以下是由真正的科學家實際進行的一項真實研究。
這項研究的受試者接到的任務是闖紙上迷宮,遊戲目標是要讓卡通老鼠從迷宮入口成功走到出口。其中一組受試者玩的迷宮,會有一隻卡通貓頭鷹在紙上若隱若現,虎視眈眈地準備獵殺老鼠;另一組受試者玩的迷宮,則是在終點處放了一小塊起司,等著老鼠前來享用。
- Jul 07 Thu 2022 10:09
根據隊伍排隊人數來計算等待時間
- Jun 30 Thu 2022 09:17
頂尖商務人士都會反覆進行單一作業
- Jun 20 Mon 2022 08:53
刻意放慢動作,我們的潛在能力就會打開
【刻意放慢動作,我們的潛在能力就會打開】
「忙」這個字拆開來可以寫成心亡,誠如字面所示,若忙忙碌碌的行動,心靈就會喪失餘裕。因此,試著留心刻意放慢動作吧,像是走路的速度、說話的速度以及吃飯時的速度。
- Jun 06 Mon 2022 08:53
情緒就像是隧道。只要穿過隧道,就能抵達光明的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