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摘文分享 (19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好生活1.png

「終於有人幫助我們找到方法進一步觸及自己的情緒和真實的自我,別再遠離內在的力量,這是一本感動人心又鼓舞人心的書,能幫助我們度過挑戰。」——美樂蒂・L・貝蒂(MELODY L. BEATTIE),《紐約時報》暢銷書《不再相互依賴》(Codependent No More)、《放手的語言》(The Language of Letting Go)和《選擇》(Choices)的作者

shy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適量飲酒2.png

適量飲酒是降低「全死亡率」的「長壽幫手」
■喝酒也會帶給動脈硬化、腦梗塞、血壓良好影響?

shy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週輕控醣.png

吃太快是百害而無一利的,其中最顯著的例子就是中餐。
二○一九年,新生銀行以商務人士為對象所進行的問卷調查中顯示,男性平均花二十一分鐘在午餐時間上,女性則平均為二十八分鐘。

shy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以為的應該.png

就算被他人嫌棄,會有什麼損失嗎?

shy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威嚴2.png

【威嚴感是製造出來的】

shy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週輕控醣,擺脫脂肪肝2.png

其實有很多日本人都有脂肪肝,患者數推估有三千萬人,據說四人中竟就有一人罹患脂肪肝。各位或許覺得很可怕:「這麼多!會不會我自己也有?」

shy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誰的人生沒有挫折3.png

不久,日本將變得更需要抗憂鬱的藥或是抗不安的藥也一點都不奇怪。

shy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0種動物22.png

第4章則要來探討動物如何為科學、健康和醫學做出貢獻。其中包括 一些就極端而言,對人類是最為致命的動物,像是跳蚤和蚊子,還有 有助於醫療方面的動物,如水蛭和天竺鼠。動物一直是被深入研究的 對象,特別是有關智力方面,就像聰明的神馬漢斯(Clever Hans)和黑 猩猩灰鬍子大衛(David Greybeard)的故事一樣。最後一章則講述人類 如何在貿易和工業中運用動物的例子,我們會回溯一些被馴化的動物, 例如牛。接著,本章也探討了另外兩種動物─蠶和單峰駱駝,在數 個世紀以來如何幫助促進並實現長途貿易。最後則是探討人類對海洋生物的利用,特別是地球上有史以來最大的動物─藍鯨。

shy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改變潛意識,成就美好現實.jpg

在這世界上,充斥著很多資訊,不缺學習成功法則與技巧的方法,像是:
  ‧吸引力法則

shy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用說別人也會了解」是很天真的想法 心理上的獨立是指「了解自己與他人的差異」。.jpg

「不用說別人也會了解」是很天真的想法
心理上的獨立是指「了解自己與他人的差異」。不要去模仿同事的人生。在了解自己、了解同事,理解彼此的差異下相處。

shy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 (3).jpg

在陰陽學中,看得見的世界是「形」,看不見的世界是用「氣」來表現,所以看得見的世界可以用陽、看不見的世界可以用陰來表示。

shy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改變現實的潛意識法則 (1).jpg

【潛意識更深處的意識—「後設潛意識」】
「顯意識」及「潛意識」常被比喻為冰山。露出海面上的「顯意識」僅占總體意識的百分之三~五。相較之下,我們一般無法辨識的潛意識實際上則占了百分之九十五~九十七。

shy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改變現實的潛意識法則.png

有些人可能有過這樣的經驗。一般來說,想創業時,經營者通常會向銀行貸款。此時,銀行的貸款專員會詢問經營者這些問題。
「社長你如果無法獲得這筆貸款,是否還會創業?」

shy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改變現實的潛意識法則.jpg

各位知道奧地利精神疾病學家和哲學家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E. Frankl)所撰寫的《活出意義來》(Man Search for Meahing)一書嗎?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強行將猶太人押解送至奧斯維辛集中營逐一屠殺。然而,直到戰爭結束,仍有人從艱苦的集中營環境中倖存下來。
維克多.弗蘭克本身也是奧斯維辛集中營倖存者之一。他研究了這些倖存者的共同點,並書寫成《活出意義來》一書。

shy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png

6.png

7.png

shy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的區別,只不過是一種不斷持續的幻覺。 (2).jpg

「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的區別,只不過是一種不斷持續的幻覺。」

難道愛因斯坦的意思不是在說,他的想法剛好與此相反嗎?即便如此,我也不能確定,因為愛因斯坦經常寫出一些像是神喻的文字或語言。愛因斯坦多次改變他對基本問題的想法,不難發現,他的很多話都互相矛盾 。但在這個例子中,事情或許比較簡單,意義也比較深刻。

shy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奇蹟抗癌飲食法 (2).jpg

癌症的進展階段可分為零至第四期,其中第四(Ⅳ)期的癌症稱為「晚期癌症」,而更惡化的狀態則稱為「末期癌症」。不過,我看過許多實際的例子,原本被告知「只剩3個月生命的癌症末期」患者,由於採用飲食療法,最後痊癒了。所以我想,不應將那些還沒做過飲食療法的患者,用「末期癌症」來稱呼,因為,我親身經歷幾十個因同時採用「百日飲食療法」而顯著康復的病例。因此,原則上我不使用「癌症末期」一詞,而將第四期的癌症都稱為「癌症晚期」。

shy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與你的潛意識和解 (2).jpg

「不做自己的人」無法遇見對的人

shy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96899992_5674042409296711_909690465965064005_n.jpg

讓我們將自律神經系統想像為階梯。當我們在這階梯上上下下,經驗會有怎樣的變化?
◎階梯的最上層

shy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由生活.jpg

話說回來,「拘泥」這個詞給人很不好的印象。那是因為在這時候,大多不會把它用在好的意思上。「糟糕」也是如此,但若用在相反的意思上,就會因為新鮮而流行。之所以會拘泥在某件事物上,也就是陷於被某種事物支配著的不自由狀況中的證據。
我被問到座右銘是什麼的時候,都會回答是:「不拘泥於任何事物。」此時多會被問道:「那是誰說過的名言?」我都會回答:「是森博嗣說的。」結果又會被問道:「若要不拘泥於任何事物,該怎麼做才好呢?」這問題真是麻煩啊。所以雖然有點壞心眼,但我會說:

shy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