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毒物8.png

【暴力中自有歡愉】
軍人葛雷(J. Glenn Gray)在一九六七年出版的《戰士》中提到:「凡是看過在戰場上操作大砲的士兵,注視剛歷經戰場殺戮的老兵眼睛,以及研究過轟炸機投彈手炸毀目標後自述感受的人,很難不會下此結論:破壞中自有歡愉。……這種邪惡顯然超越了單純的人類邪惡,必須從宇宙哲學或宗教的詞彙才能加以解釋。就此意義而言,人類在某方面可能要比動物更為邪惡 。」

shy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流5.png

「這個時代比以往更須要找到內在與外在世界的平衡,《足夠的藝術》邀請我們擺脫糾結,重新撰寫人生劇本,鍛造出與環境、周遭人以及自己更棒的關係。這本書不只是用來閱讀,而是用來互動的。」
  維伊‧波洛克(Vee Pollock )教授,紐卡索大學文化與創意藝術院長

shy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活在當下的意思是指用心

之前曾在GQ的某部影片裡看到有網友問說:「如何活在當下?」而片中的教授是回答說:「活在當下的意思是指用心」。
-

shy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數學女孩4.png

完全不懂為什麼要寫下證明。
顯而易見的事,

shy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靈毒物5.png

我們對愉悅的渴望是永無止盡的。因此永遠都會有更新、更好的刺激被創造出來;同樣地,我們對於「多」與「好」的需求也沒有盡頭,永遠覺得「不夠」,總是感到匱乏,我們認為就是要一直不停地「取得」,囤積「愉悅」、「多」與「好」。長期浸潤在這樣的循環中,很容易會迷失了方向、迷失了自己。以為世界只為了自己運轉、宇宙是只為了自己而存在。
這種對某類愉悅的過度偏好、極度自我中心的傾向,以及對「越多越好」的著迷、內心無底的匱乏黑洞等,都容易讓我們陷入失衡的耗損狀態裡。除非能夠體認到,愉悅與匱乏,其實是透過比較而來的浮動狀態,不是絕對不變的穩定狀態。同時認清,這種優於其他人或其他物種所帶來的愉悅,或是劣於他人的匱乏感,也只是一種比較下的內在感受,不見得是事實。

shy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吸引力法則之所以有,並不單純地只依靠信念,還得要實際動起來才

之前Yi 編曾在網路上看過有人在討論吸引力法則時說,只是向宇宙下訂單是沒用的
沒錯,若只是向宇宙下訂單,接著就整天躺在家裡不行動,是什麼好事都不會發生的

shy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擺脫被操控的人生2.png

●總是被要求幫一些自己不是很想幫的忙
●朋友總是約你去一些你不想去的行程

shy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度在意他人的目光,只會讓自己身處在地獄當中。

每次在看劇的時候,戲裡總是會有一種角色是態度高傲、非常有自信,或是覺得其他人都比他低等,甚至想要操控別人。
-

shy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靈毒物1.png

因網路的發達,現今無疑是全世界最緊密連結的一刻,人們的身心,理當因為緊密的連結而過得更加健康,但事實卻是相反。

shy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辣椒可能是墨西哥贈予這個世界最好的禮物

公司的大門旁有一個小陽台
同事在那裡種了無花果、薑,以及辣椒

shy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