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math《活著》的人比死的人痛苦(有小雷)
槍擊落幕。死的人死了,活的人繼續痛苦的折磨,直到死為止。
1989年12月6日,加拿大發生「蒙特婁理工大學屠殺事件」,依據這件事實而拍成電影《蒙特婁校園屠殺事件簿》。導演丹尼維勒納夫(Denis Villeneuve)在影片中指出,兇手馬克.拉屏肇因對女性極端的偏見,而犯下這場大禍。
事件落幕,受害者家屬懷抱著對死者的思念與悲傷,繼續過日子。從沒人想過,加害者家屬接下來過的是怎樣的生活。基於可能的報復行動,對於重大刑案,通常警方會採取保護和掩護方式,協助證人或加害者家屬改名換姓,重新展開人生。
《活著》(Aftermath)自傳小說作者莫妮卡.拉屏,是開槍擊斃15人的兇手馬克的母親。她在事件發生後低調生活了20年,最後選擇站出來面對受害者家屬,面對世人。
輿論的撻伐接連而來,咸認為莫妮卡要為兇手的「產生」負最大的責任。這也是我作為讀者一開頭抱持的論點。從莫妮卡聽聞媒體傳來校園槍擊是建起,種種的行徑表現,簡直是鋪好一條路受批判致死的路:
- 為什麼在案發後,她竟然不知道兇手就是她自己的兒子?
- 案發後她竟然還在繼續上班,渾然不知自己家裡出了大事?
- 當她知道兇手是兒子之後,擔心的竟然是她自己的名譽?
- 她的女兒是吸毒慣犯,最後也自殺,所以兒子兇手也是絕對是她的問題!
抱著滿腹的疑問,以及自以為正義的八卦心態,我捨不得放下書,一口氣讀下去。我想知道,是什麼樣惡毒的教養方式,可以養出如此令人髮指的兇殘殺人狂。
.
.
.
慘案發生了,兇手當場自戕。這時輿論找不到發洩的出口,加害者家屬理所當然成為受氣的對象。我讀到馬克的妹妹,由於受不了外人的指點,從毒癮更生者的邊緣自暴自棄,最後自殺死亡。此時,我看見加害者家屬同時也是受傷最重的人,心裡響起了,「你憑甚麼批判別人,你認識他們嗎?你是他們生命裡的什麼人?」
痛苦的不僅僅是家人。凡是馬克生命裡重要的人,無一不驚訝、懊悔,懷疑是不是他們在馬克生命裡的某一刻,扮演了造就他扣下扳機的關鍵影響?
在馬克母親莫妮卡20年的悔恨中,我讀到她永遠也無法明白,自己的兒子為何選擇奪去其他14條人命。她以餘命付出,換取苟且的偷生,到慈善機關服務,與受害者家屬聯繫,用自己的經驗輔導刑案加害者家屬以及殺人囚犯時,也是同樣的疑惑,想知道他們的家庭如何影響而造就了這些別人眼裡殘暴的殺人狂。
莫妮卡不需要用這些自揭瘡疤的方式來贖罪,她的行為無異自我折磨。每拜訪一位受害者家屬,她的存在就要遭受一次徹底質疑。幸運地,由於當地宗教團體和社會的接納,加害者家屬得以生存,這是我也恍然發現,兇手所造成的傷害,並非只單純的受害者與受害者家屬,還包括兇手生命中所有的人,所有的老師,朋友,甚至童年的保母,人人心裡從此永遠背上了包袱。
關於此「加害者家屬」與「被害者家屬」的問題,在日本曾上映過一齣連續劇《アイシテル~海容~》(中譯《愛與寬恕》),就是他加害者的角度來觀看整件悲劇,並對加害者與被害者,甚至週遭參與此事的人們有極深的心理描寫。劇情描寫一個10歲的小五生殺害7歲的小二生,藉由三位不同立場的母親:被害者、加害者、調查官的角度,來探討親子之間的相處之道。這部戲最後寫著:「獻給全天下的母親」,《活著》(Aftermath)亦是如此。
《活著》(Aftermath),智富出版,STORY系列
好啦,如果要很現實的說,這是一本很好看的小說。多準備幾張面紙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