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怪獸芬  

小外甥女一歲半了,只要看到我進門,一定笑開懷地到門口迎接我……的便當袋。我清楚知道,袋裡那個我每天早晨從家裡裝了現磨咖啡的保溫杯,是她最期待的。通常,她會拿出保溫杯,把玩一陣。 

那天,她拿著保溫杯向我示意著要打開,突然有個想法冒出來,猜想,她應該是想要用保溫杯喝水吧。 

於是,邊接過保溫杯,邊探尋地問「你想要用杯杯喝水嗎?」只見她眼睛閃出光芒,轉身直往飲水機走去,我緊跟在後。用杯子裝了兩口水後,就把杯子送到已經伸長了雙手的她手中。像是期待這一刻已許久般,她迫不及待地就把接到手的杯口往嘴裡大膽送。 

這一送,果不其然嗆了一大口,咳得連眉毛都泛紅了。身旁大人們紛紛說著「你看你看!」「厚,不要再喝了!」但這些制止的話語一點也不影響她。紅著雙眼的她,眼裡還是閃著光,自顧自地走到了我身邊,再把杯子送到我手上,示意要我再裝水。 

我,真欣賞她年紀小小,就有不畏人言也不怕艱難的決心。於是,跟著一起加入「耳邊風俱樂部」,陪著外甥女做這個生來頭一次,沒有大人在旁悉心照料的水杯喝水「實驗」。

來來回回十餘次之後,鼓脹著肚子的外甥女,終於順利地把水一滴不漏地倒進口中,滿足地享受著「大人等級」的喝水儀式。而原本在旁嘰嘰喳喳地說著擔心,試圖阻止的大人們,終於也放鬆了臉上的表情,享受地看著開心喝水的她。

 這樣的情景,讓我想起了分子必定均勻散佈於空間中的擴散現象。凡事果然會在一陣騷動後趨於平衡。 

長大後,我時常回頭想自己的年輕歲月,深深覺得那幼小的自己在大人眼中應該是個很不容易教的孩子。提出這樣的結論,證據其實就在大人常給我的兩張標籤──「固執」跟「怪人」上。 

想來也是,很多事不論大人好說歹說,我就是堅持不照做,還要問「為什麼」,知道了「為什麼」,還非得「親身實驗」,再從得到的結果來判定自己要不要接受大人所說的。而我也因此,被貼上了無數張的「固執」、「怪人」標籤。 

老實說,這樣的特質,讓我繞了不少遠路,也跌跌撞撞。但長大成人的我,卻慶幸自己這麼「愛做實驗」。因為,每一個形成「我」的念頭,都是流著汗,一步一腳印堆疊上來的。

年幼時,不斷被大人貼標籤的互動,那種不被了解的心情,除了挫折感之外,讓我對大人有一種疏離感與不信任感。面對大人,我總是冷靜又禮儀周到地應對,骨子裡的「實驗精神」促使我默默地猜測著他們背後的真正想法。出社會後,遇到了不少所謂「刀子嘴」的大人,因為想確定他們是「豆腐心」的,於是,我的應對方式不是硬碰硬或是必恭必敬,而是溫言軟語、讚美不斷。實驗證實,猜測人的行為背後這件事著實有趣。 

生養了孩子、在帶孩子的過程不斷反思後,我確定自己想要的親子關係是,充滿理解的、溫暖的、包容的。所以,只要互動方式不順,我就會毅然決然地丟掉既有的方法,轉而尋找新方法,只要確定某個新方法的真正意涵與我想要的可能相同後,每種方法都會好好地用它一用。這一路走來,雖是嘔心瀝血,卻也是精采非常。 

記得,約十年前初次看到日文的「試行錯誤」這個詞,了解了它的意思是「試誤學習」時,內心的激動久久不止。彷彿突然被理解了般地感動不已。 

「原來,不斷嘗試、體驗錯誤是有個專有名詞的,是很正常的。我,一點也不固執,一點也不怪!!」 

很奇怪的,替我療傷止痛的居然不是個有血有肉的人,而是一個陌生的日文名詞!!而它,讓我從此放掉了幼時與大人互動的挫折感,使得貼在身上的無數標籤自然剝落。就是它,在我的人生中射進一道光,讓我更勇敢地繼續實驗,繼續「試行錯誤」。開放性的人生,因為它,就這麼毫無顧忌地展開了。現在的我,朝大膽生活邁進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ymau 的頭像
    shymau

    愛閱讀,就是我的Style

    shy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