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四大文明的發源地埃及、美索不達米亞、黃河和印度文明,其豐饒的農業、商業的測量、寺院的建設、月曆的體系、文字、數字等,若沒有數學的基準就無法發展、維持這樣的文明。 

美索不達米亞人透過楔形文字進行商業交易、收取稅金、整理交易內容;埃及製作出月曆、創作出10進位;印度用梵語發明了(sunya)「0」,是全世界開始使用阿拉伯數字的鼻祖。阿拉伯數字本來是印度發明的,後來才流傳到阿拉伯。 

印度的婆羅門自稱為所有知識的守護者,偶爾會傳授宗教知識給人們,為了防止下位階層學習到自己的知識,所以他們不用文字紀錄,而是採用口述的方式來傳授,因此多使用詩的型態以便背誦。

 他們為了不讓知識輕易的流傳出去因而使用高級的梵語來傳遞,並以此作為統治的手段。 

其中需背誦大量經典的婆羅門階級,被認為是擁有卓越背誦能力和知識的特權階級,目前有許多印度的富人都屬於該階級。 

像這樣,過去就是這些支配數字的人在支配印度。在他們當中有個口傳的經典《吠陀》(Veda),其中包含了宗教和科學相關的附錄——《祭壇建築法式》(sulbasutras),這也是吠陀數學的基礎經句。可見,《吠陀》這部經典就是吠陀數學的基礎。吠陀數學採用立基於簡單規則和原理的獨特計算系統,並將之應用於代數、幾何、三角法等領域。成功建構了吠陀數學體系的巴拉第.克里休那.第勒塔季(Bharati Krishna Tirthaji)解析了《阿闥婆吠陀(Atharva-veda)》全部的原文,在將之重組成十六個SUTRA(用簡單型態表達的規則)和十三個祭壇建築法式(sulbasutras)(法則的衍生)後流傳至英國。當時他提出的計算系統便成為一種代用數學系統。

---------------------------------------------------------------------------------------------------------------------

吠陀數學中的乘法,不是將乘法表死背到19×19,只要記住魔法般的規則,不管是400×400或是500×500都能快速的記起來。

今天就來簡單地學學,連小學生都一學就會的特別的兩位數乘法吧。

在吠陀數學的乘法當中,只要是碰到了從11到19等十位數當中都有1這個數字時,即可用下列方法來解題。

●請這樣解題

  1. 將被乘數12上加上乘數的個位數7

   (12+7)×10得到190

     2.  2乘以7。

   (2×7=14)

      3.  照著數字排列的位置相加後,便可獲得如下的結果。

    190+14 =204

 

 
  若碰到了21~29,31~39,41~49,51~59,61~69,71~79,81~89,91~99等數字時可分別用20、30、40、50、60、70、80、90來代替步驟中的乘數10。

★用圖形解題的原理

 整個乘法的算式可劃分為四個四方形,10×10=100,10×7=70,10×2=20,7×2=14,將四個四方形的數值全部加起來就能算出答案。 

吠陀數學是一個可以利用圖形位置的移動,來進行運算的計算方法。

 

 這樣看下來,好像也了解了乘法的構造,有趣吧!!接下來,多做個幾題練習練習吧。

1.15x12=

2.17x16=

3.16x18=

4.19x14=

如果想知道更多速算的方法,請參考。 

點擊封面即可看到更多書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ymau 的頭像
    shymau

    愛閱讀,就是我的Style

    shy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