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獸芬  

這幾天,整理了書櫃,把過了孩子閱讀年齡、他們也表示不想再閱讀的書整理出來。其中,有一本書《伊索寓言》勾起了我與孩子的共讀記憶。在共讀經驗中,它是最難讓人說給孩子聽的書籍。原因倒不在於,故事複雜難懂,反而在於某些故事中濃厚的教訓意味、以及某種自己也未曾清楚思考過的價值觀,而經常在共讀中途使我語塞,不知該如何繼續。 

當媽媽十二三年,總會因為這個身份,在各種場所遇到各種媽媽,而有幸聽到各種分享與建議。其中,那種倚著自己的年資,熱心分享著怎麼趁孩子小把孩子「壓落底」、怎麼「治」孩子各種「心機」、把孩子當成「敵方」想著各種禦敵戰術的媽媽,聊起天來最令人感到壓迫與難受。 當然,偶爾也會在這樣的壓力下,信念也會有些小小的懷疑與動搖。

看著渾身興奮、口沫橫飛地說著自己「戰績」的媽媽,我止不住好奇心地插話:「那你小時候怎麼樣?」我所得到的答案大概不脫「我小時候很乖」或是「我媽很兇,我才不像我兒子那麼白目呢」得到答案後,我一定會追問「那每天揣想著孩子的心機、設法防堵,你自己開心嗎?」媽媽們幾乎都會面露無奈地說「沒辦法,我這是為他好,以後他就會明白,所以現在只好我犧牲囉!」 

寫到這裡,我的腦海中浮出了《伊索寓言》中〈北風與太陽〉故事中的兩個畫面。北風狂吹,路人低著頭壓低了帽簷、雙手抓緊風衣,逆風而行的模樣與蕭瑟的風景;太陽高掛天空,面露微笑,路人脫衣揮汗、抬頭挺胸充滿元氣的模樣與開闊的風景。沒錯!那種事事設防的媽媽們確實令我聯想到北風,而他們的孩子在面對媽媽的模樣,也直接被我對號入座成了路人,不消說那蕭瑟的風景正是家庭氛圍。 

日本青少年犯罪心理專家,以他二十年來的親子諮商經驗鄭重地在他的新書《壓力鍋下的孩子》提出他最深沉的呼籲「媽媽們,請不要管教你的孩子」,他請求,媽媽們不要對孩子們有過度成人化的期待,少點『控制』『不理解』『處罰』『拒絕』等的嚴厲對待,要多點『了解』『包容』『接納』『原諒』給孩子,讓他們有喘息的空間,有試誤學習的機會,有發展真正自己的空間。在書中,他以自己的臨床經驗,列舉了被過度管教、熱心教養下的孩子所產生的後遺症:經常發呆、毫無自主性、強迫症、自殘、家庭內暴力(對父母施暴與控制)、拒絕上學以及繭居在家等等。令人訝異的是,會犯下令人咋舌的犯罪事件的,居然多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 

這麼一路讀完這本書,再對照著北風下的路人,我突然恍然大悟「對呀!路人不肯抬頭,是因為北風所給出的太嚴苛令人難以承受嘛!」不過,作者並沒有打算指責從孩子哇哇落地以來,費盡心力教養著孩子的媽媽們,他體諒地說「我相信你們也是被嚴厲教養過來的。許多使你暴怒的情緒地雷是經年累月地被嚴厲責備內化成責備自己而來。當你成為媽媽後,原本攻擊自己的情結,會多了個攻擊對象。那就是孩子。」「對母親而言,孩子就是她們的分身,就因為愛,矛盾才更加劇,這是討厭自己所衍生的結果。」

那怎麼辦?

書裡作者說「媽媽們要無條件地原諒自己。」

就是接納自己,我們不需要做符合社會標準或是他人眼光的媽媽,即使家事沒有做得很完美、即使和孩子的關係不是那麼好,任何事都是沒關係的。讓自己更鬆軟一些,更有餘裕一些,並請試著相信,孩子是有能力做得很好的,只要他們有試誤學習的機會,只要他們不需要受控制能自由發揮,任何人都能找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的。

再回頭想想北風與太陽的兩個故事場景,我捫心想想,對!我想當個太陽媽媽。跟著書裡的一字一句,我重新檢視自己的教養想法,這次的這本書不再羅列各種「媽媽應該做」的方法,而是「什麼可以不做」的方法。真的很特別!

「什麼可以不做」的其中一項就是「不要讀親子教養書」,尤其是那種像北風般嚴厲催促著「身為媽媽的你該做什麼不然就糟了」的親子教養書,更是不應該讀。另外,對於「熱心提供教養建議的人,更要保持距離,不需要與他們建立關係」,這樣我們才能站穩腳步,穩穩地慢慢地與孩子相處。這樣我們才有更多時間,用『了解』『包容』『接納』『原諒』與孩子建立更親密的關係,重點是,還能避免扭曲了孩子的人格,避免未來造成更多遺憾。

看來,這篇《伊索寓言》的〈北風與太陽〉我就留著自己讀,放在心裡再仔細惦惦了。至於,再遇到熱心建議的媽媽們,我更能堅定地向他們揮揮手說再見而不覺得尷尬了,畢竟,自己與孩子才是最重要的。旁人就隨緣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y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