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小素.png  

為什麼最後父母對孩子愛,會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了「焦躁」?現在這個時代,媽媽們被許多不安的因素包圍,長期的經濟不景氣,治安的惡化等社會現狀,女性進入社會,與在家庭中的孤立,丈夫的不理解等所形成的育兒困難……。為了能早早使孩子獨立,讓自己更輕鬆,所以要早早教養他們、更多的管教,想為自己安來多餘的時間以獲得解放,這種想法非常能夠理解的。

 

日本東海女子大學心理系教授.犯罪心理學家長谷川博一對於熱中管教的媽媽有另一番觀點。熱中於教養的媽媽們,對孩子們有過分「成人化」的期待,就會失去以「母性」對待孩子的餘裕,漸漸有以父性關係與小孩互動的傾向。母性的樣貌有「了解」、「認同」、「接受」、「原諒」、「包容」;而其相反的樣貌就是「不了解」、「否決」、「拒絕」、「處罰」、「斷絕」。而這些功能都屬於「父性」。 

If children live with encouragement, they learn confidence.
在鼓勵中成長的孩子,充滿自信。

If children live with tolerance, they learn patience.
在寬容中成長的孩子,學會忍耐。

If children live with praise, they learn appreciation.
在讚美中長大的孩子,懂得感恩。

If children live with acceptance, they learn to love.
在接納中長大的孩子,學會愛人愛己。

If children live with approval, they learn to like themselves.
在稱許中長大的孩子,容易喜歡自己。

If children live with recognition, they learn it is good to have a goal.
在認同中長大的孩子,容易掌握目標。

這是美國著名文學家Dorothy Law Nolte所寫的一首關於孩子成長的詩──「Children Learn What They Live」(孩子從生長的環境中學習),摘錄部分內文。而詩中也提及「在指責中成長的孩子,容易怨天尤人」(If children live with criticism, they learn to condemn.)。我想人人都需要多些母性,不論是在與孩子的關係上或是待人處世、生活與工作中……。

壓力鍋下的孩子_封面.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ymau 的頭像
    shymau

    愛閱讀,就是我的Style

    shy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