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以下文章出自「與你談『欣』」,by小美人兒

http://mypaper.pchome.com.tw/hsinmei/post/1322394235

 

這本書主要寫給過度減肥,或暴飲暴食的人,書的大意是飲食問題,跟缺乏意志力沒有半點關係,而在於你沒有充分認識自己。很多人透過飲食來彌補自己當下的空虛,但其實『你不需要在企圖得到更多,也無須企圖變得更好,你本來就是圓滿的,你沒有甚麼考驗要通過,也沒有甚麼比賽要參加』,我相當喜歡這本書,以致於這本書評,變成了落落長的書摘,跟大家分享並且推薦給大家。

作者潔寧.羅斯就小就反反復複地減肥,直到有一天她做出了一個改變自己一生的決定:不要再為體重問題掙扎了,停止這場無畏的戰爭吧。她開始試著與自己的身體作朋友,並發現每個人的飲食方式與對生命的核心價值觀是不可分割的。自己與食物的關係就是自己對愛、恐懼、憤怒、意義、轉變甚至是神的感受的一面鏡子,如果與食物、感覺和平共處,將自己引領進精神和靈魂的世界,達到光明的生命內核。

當你的身體不餓卻想得到撫慰,食物只會帶來短暫的安慰,為什麼不直接去面對那個讓你感到不舒服的事務呢?我們可以從對食物的依賴,發現我們是在甚麼時候放棄了自己、放棄了改變、放棄了人生。從這當中我們可以看到,我們到底在害怕甚麼,我們不允許自己去感受那些情緒,進而讓生命變得狹隘、枯萎、發霉。在這種孤立疏離的狀態下,很容易驟下結論:神拋棄了我、背叛了我。

任何情緒性飲食問題,其實只不過是在逃避,學習自己原以為無法忍受的東西。並不再企圖改造自己,不再與自己抗爭,也不再將體重問題歸咎於自己

當我們張開雙被擁抱那極力想逃避的對象時,將喚醒內心裡的東西的某樣東西,屆時,我們將能夠用雙手捧住我們的空虛、就有的創傷以及恐懼,並與那失落已久的心再度重逢。

察覺那股想逃走的衝動,以及你是用甚麼樣的劇情故事來說服自己非逃不可,不要把一堆記憶的組合體當作自己,不再反覆上演同樣的戲碼來認定自己,不再把父母兄長、老師或愛人,看不到、不喜歡的那個你當成是自己,你才有辦法安住於當下,並提醒自己,時時刻刻回到當下。

『一個人快不快樂,關鍵不在於體重,不在於人生目標,不在於變得苗條,也不在於成為大人物或出人頭地,這些不過市腦袋裡的幻想,而且都存在於永遠不會實現的未來。畢竟,每當你達成目標,你一定是在當下達成的,在那個當下,你還是原來的你,還是做著原來的事情。要是你繼續製造新問題,把食物當作毒品,繼續用體重問題來逃避當下、來掩飾舊問題,那麼你就看不到鮮活的生命本身,而只能看到堆疊在上面的新問題。問題並不會因為是自己製造出來的,就可以視而不見。』

往往被自己製造出來的問題給壓得難以負荷,以至於人生變得好渺小,眼光變得好狹隘,限制重重,你能做的事情很少,做不到的事情卻很多,你極力想把自己隱藏起來,因為你深深以自己為恥,你封閉自己的感官,從這個五彩繽豐、充滿笑聲的世界逃走,沉溺在一個自己創造出來的世界裡。

持續透過飲食、呼吸和不斷驗證是否活在當下,對當下的事務產生興趣,不受到過去的羈絆,並發現自己的內在世界,並非遍佈地雷,一切都是可以處理甚至可愛而且值得被愛。對自己許下承諾:每當發現自己想逃避時,你都願意把自己帶回到當下。

每個人心中都有某些地方被凍結了,每個人心中都有某些尚未被徹底處理的傷口,但這些傷口需要被看見、被擁抱,我們才可以連結那永遠不會受傷、永遠不會飢渴的東西。不要忘記你已經長大了,你永遠不會再像當初那樣渺小。

人生要怎麼過,其實有很多選擇,例如拒絕跟不喜歡的人出去,拒絕愛抱怨的手帕交,也不需要像別人證明甚麼;所有問題的癥結,跟食物跟情緒都無關,問題的癥結其實在於,你如何看待自己,你對自己的認同是甚麼?人對於自己的自我概念,其實遭受到多次折射,像是透過學習而來的推論、記憶和制約,以致於真正的你事實上並非如你所想。我們受到了甚麼樣的對待,日積月累下來,種種的推論就成為心理學家口中所謂的自我概念或自我形像,形成了我們所以為的自己。

對食物上癮,會讓我們忘記人生有多瘋狂,但當我們不再用食物來封閉自我,不再透過吃來逃避身體,反而會覺得更有活力,任何的感受,包括哀傷在內,只要能真正去感覺,你會發現它和你想像的不同,一旦不在逃避自己,生活態度也會跟著轉變,你開始容許自己受傷、脆弱與溫柔,人生視野也將徹底改變,變得多采多姿、更海闊天空。一旦你放下腳步,允許自己去感受當下,你會發現,很多事情從來就不是想像的那個樣子。抗拒痛苦,比痛苦本身還要叫人難受。看到食物,一旦有這些情緒升起,必然會看到自己在身上加諸了甚麼樣的暴力和痛苦,有了這層體認,我們就會願意去親近和解除痛苦,而不是變成痛苦的囚犯。當我們允許自己徹底去感受痛苦時,痛苦反而會消解。

有時候會因為空虛、因為匱乏、因為不滿足,利用食物來逃避、滿足自己,機進的做法是強迫自己『安住在空虛之中,進入它、擁抱它、透過它來更加了解自己,進而有能力分辨,真正的感受和我們不斷灌輸自己的劇情故事有何不同。

接受現狀,不要再抗拒那些芝麻小事,並且一次又一次地將注意力帶回到當下。當你不再恐懼任何情緒,要是你知道沒有東西可以摧毀掉你,要是你知道你能超越任何情緒、任何狀態,你比任何情緒或狀態更加強大、更加有意義。一旦你看清了自己的真相,一旦能夠與當下發生的一切存在,無論下班到家時情緒如何,你都能安住在這些情緒當中。

與自己的情緒同在,並不等於被情緒所淹沒,只要帶著覺知,感受自己當下的情緒,進而活在當下,可以瓦解向來我們所認定的自我,尚未曝光的情緒,會阻擋我們認識自己的能力。我們每個人心中都住了幾頭可怕的豺狼虎豹,也就是孤獨、被拒、哀傷,但多數人都把這些太過當真了,以置於忘記這些東西都已經成為過去,不能夠在對我們造成傷害。一旦我們領悟到,這些內心陰魂不散的不過只是戲碼而已,我們就能夠活在當下,透過自己的身體和內心真正的感受產生連結,發現情緒之外,還有一種境界是超過情緒的,原來,真正的自己,比任何的情緒都要浩瀚的多。

透過感受自己的情緒,只要專注它,不要作任何反應,不要編造任何情節,也不要在上面加註任何概念,你就能和這些情緒產生連結,而不會被他們給耍的團團轉。當情緒升起時,它或許像一千條扭動的蛇,但如果能夠用仁慈的態度對待,你會發現,這一千條蛇不過是一堆沒有傷害性的草繩罷了。要是有某些負面情緒經常在心中反覆出現,代表你沒有用仁慈和接納的態度去面對,以致於這些情緒凍結在過去的某個時間點,進而變成惡性循環。      

寄件者 新時代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減肥 自由 讀書心得
    全站熱搜

    shy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