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份關於「您想為孩子選擇怎麼樣的幼稚園呢?」的問卷結果中,「制服可愛、遊樂器材與玩具很多、園方很重視生活教育與常規、年度發表會很有規模且豪華、可以幫忙照顧孩子到很晚、教學內容包含了國語文學習與數學」以上這些答案是多數父母選擇的。

接著,再進一步詢問中小學生家長對於孩子的期望後,「自動自發讀書的孩子、不希望孩子成為霸凌者或是被霸凌的對象、也絕對不希望孩子有一天會拒絕上學、希望孩子能體貼他人、希望他能斷然拒絕自己不喜歡的事。」則是所有家長一致的期望。

當我聽到父母們的這兩項期望,我所感覺到的是父母覺得學齡前的孩子們只需要待在夢幻般的花園中,被可愛漂亮又溫柔的老師照顧,年年有華麗的年度表演,早點會寫字就感到滿足了。但是,當我一想到大人們對孩子們的將來所應該要負的責任時,就會對於父母這樣的期待感到懷疑。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的演說中曾提及「請不要讓小學生持槍。請不要讓十六歲的少女懷孕。請不要給高中生毒品」另外,跟我們比較接近的是,神戶少年殺人事件、在我們週遭常聽到的家暴與拒絕上學的孩子等等。我認為,這些都不是突發事件。這在在都與那個孩子的成長經歷有很深的關係。但即使我們想要好好地教養孩子, 想要因應環境中的變數時,要讓自己時時保持堅強的精神意志是一件極其困難之事。當我們在認知到自己對於孩子的將來負有責任時,就能理解那絕不可能僅憑熱鬧非凡的年度發表會或是可愛的制服等等這些因素就可輕易決定的

我覺得,在孩子滿六歲幼稚園畢業之前,應該要讓他們具備自主性
、積極、有同理心這三項能力。而該如何讓孩子具備上述能力呢?就是在孩子出生後三、四年間,能讓孩子好好地向父母撒嬌是必要的。(但是,要特別說明的是,滿足孩子物慾、或是在孩子提出要求前就先滿足孩子的需求,這是寵孩子的行為。千萬不可行。)而且,要在孩子充分撒嬌後,再送孩子上幼稚園過團體生活是最理想的。

在幼稚園每天的團體生活中,孩子將有機會體會到人會有各式的糾葛,自己並不能時時如願這件事。而作為父母親,我們總會希望孩子不要遭遇失敗、不要感到困擾、能夠開開心心地順利又直接地就大步往人生的道路邁進。萬一前方有障礙,或是遇事阻礙不前,我們經常想要讓自己能代替孩子排除一切困難。但是,如果我們真的出手相助了,那麼孩子將無法學習到他該在幼稚園階段學會的三項能力。孩子會在學齡前的團體生活中,體驗到寶貴的失敗經驗、以及當他跨越失敗後的成就感,過程中他將感受到別人的體貼與幫助,感受到友情的支持,進而養成同理心體貼他人。而且在各種困難中,他將會有很多機會學習說"不"。

學齡前的幼兒期絕對不是夢幻花園,而是構築孩子人生基礎的重要時刻。父母們要做的是,把可以幫助孩子在面對之後的人生各個階段能充實度日所需的各種要素想清楚才是。

本文翻譯自本吉圓子老師在向日葵幼稚園的"給家長的訊息"中的文章。

http://www.himawari-gakuen.ed.jp/motoyosi.html

moto.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y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