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由艾爾伯特‧艾里斯(Albert Ellis)創立的認知行為療法中,有一種重要療法稱為「理情行為治療」,這個療法藉由「事件→思考→情緒」這樣的公式,打破「自以為瞭解」的思考,讓人得以「察覺」。

研究理情行為治療的學者們認為「應該……」這種思考方式是諸惡的根源,因為它會引起「錯誤迷思」,是一種「非理性信念」。

比方說,如果認為「應該要和別人打招呼」,那麼當自己受到忽視的時候就會生氣;

相信「老師應該要愛學生」,被師長討厭的時候就會十分沮喪;

或者相信「女生應該要壓抑內斂」,便會勉強自己忍耐,或是煩惱「自己不像女生」。

非理性信念還包括:「必須……」、「反正……」或「每個人都……」

例如:若上司對部屬有這樣的想法,「反正跟這傢伙說什麼都是白費力氣。」便會生氣或沮喪,但合理地思考之後,就會明白不實際去做,就無法知道結果。

或是失戀時可能會認為「每個男人都……」事實上只是和那名男性的戀情無法順利發展罷了,並不能證明其他的男人都是這樣。

理情行為治療便是從受治療者的思考方式中找出非理性信念,提出「是不是有其他思考方式?」的反證加以說服。如果能順利進行,隨著「思考」的變化,「感情」會改變,「行為」也會改變。

憂鬱症病人也有這種「應該……」的思考。

有一個人在半年前原本還可以俐落地工作,卻罹患憂鬱症而有著這樣的迷思:

「我已經不行了,沒辦法做好……」

「做什麼都很無趣。活著已經沒有意義了……」

其實這其中也包含著憂鬱症患者特有的「應該的思考」。

「我應該要做對的事、對人親切。否則就沒資格做人。」

「我一定要得到所有人的愛。如果不這樣,我就一點也不幸福。」

如果有這種「應該的思考」,一有事情不順利,就會認為「所以我就是不行」或是「我已經不可能獲得幸福了,活著也沒有意思。」

研究發現,個性嚴謹認真的人比較容易罹患憂鬱症,因為這種人本來就很容易認為「應該要做好,不然不行」。

憂鬱症的治療主要是服用抗憂鬱症藥物與休養,但在治療上最大的問題就是「很容易復發」。藉由以理情行為治療為首的各種認知行為療法,應該可以降低復發。減緩憂鬱感覺的發生,處理憂鬱症的根本問題。

以原始佛教或理情行為治療為代表的現象學的研究發現,也許在「自己可以改變的事物」之中,其實也包括了乍看之下會認為無法改變的想法、感情或欲望。也就是說,我們一向認為「自己無法改變的」想法、感情或欲望,也許是「可以改變」的。

 

以上資料摘自《改寫腦地圖~把不幸腦變成幸福腦》,磯村 毅/著,世茂十月出版

Mo述師心得分享:

我覺得即使是憂鬱症病人,能那麼確信自己認為「應該」的事情就是真理,其實這也代表對自己的判斷能力、見識、敏感度……等等有一定的自信,所以沒必要覺得「自己不行」,不妨把這份自信用在對自己有利的方向吧!

至於要打破不理性信念,得先破除「自認為看事情比別人更透徹」、「我比別人聰明」等自以為是的態度,首先,請看看下面這張圖吧!

http://www.brl.ntt.co.jp/IllusionForum/v/hiddenAnimals/ja/index.html

看來像是一片草木茂盛的景色。但其實前方有一隻背對正面的狗,右上方停著一隻老鷹。按下右上方的鈕,就可以看到更清楚的解答。

我是連看完說明,在按鈕之前還是找不到隱藏動物的人,以後我再也不敢自以為掌握事情的全貌了。

你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ymau 的頭像
    shymau

    愛閱讀,就是我的Style

    shy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