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學問大
阿泰的不愛吃飯,大概是當媽的我一門很難的課,也還好是不會被當,更還好有重修的機會。 我自己是近三十年的葷食者,跟多數人一樣,對於吃,常常只講究有吃飽、味道好,偶爾氣氛好就好,常常忽略了健康的那一環。一直到認識阿泰爸後,漸漸的調整自己,從不吃紅肉、不吃白肉、鍋邊素到全素(蛋奶素),大概不到一年的時間,但我還是沒認真的去學著怎樣吃、特別是怎樣吃素,好讓自己和家人更健康。我大概只有一個觀念,均衡不偏食的飲食,即使是素食者,一樣可以獲得和葷食者一樣的營養素,所以我就這樣的不求精進,只是儘量每天變化不同菜色、也儘量多吃不同顏色的菜,紅、黃、黑、白、綠(五行),不過最近覺得自己煮的菜配料都比較單一,頂多加個紅蘿蔔、香菇,其實應該試試大膽一點的混搭,這大概是我當全職煮婦快二年來的心得。 而最近因為小芽兒也要開始接受副食品,其實擔心又像阿泰一樣把存底用光,所以比較認真的做功課、看書,也才反省當初阿泰在副食品階段(6m~12m),我當時身為上班媽,在這部分真的太不認真了,沒利用週末好好準備副食品冰磚,也沒跟當初的照顧者我娘好好溝通,我娘即便煮了一桌好菜,但扣掉吻仔魚、肉末的稀飯(我們那年代都這樣吃的吧?!),他也不知道怎樣幫小寶寶準備副食品,好像不外乎是紅蘿蔔、高麗菜、蘋果、香蕉、梨子、地瓜、及一些綠色葉菜,也許對於阿泰的胃口,在那時後就埋下一個敗因。 其實像核果對素食者是很重要的植物性油脂來源,並含有非常多的礦物質,且適當的和五穀、豆類等互搭,更可以提高蛋白質的利用率,但要注意過敏的問題,還有核果類的烹調方式比較像西式的,在中式、台式的烹調習慣中,比較少用到,不過這一次,我大概會認真的準備些核果類,然後打成糊狀,加些水果泥或根莖類的地瓜馬鈴薯或南瓜,想像起來好像還蠻好吃的^^ 其實關於吃的健康安全,格子裡曾推薦過一本書「恐怖的食品添加物」,而這次對於準備副食品又有更多想法,是看了「該給孩子吃什麼-健康決定於幼時飲食」這本書,書中提及牛奶、肉食(包括雞蛋)、精製加工食品、加熱食物、疾病與用藥,並鼓勵多食用水果蔬菜等等觀念,其實很多是之前就有的觀念,而書末幾章,也介紹了幼兒至學童時期、懷孕適合的食物(食譜),還有這本書也強調寶寶在六個月以前,最健康的飲食就是母乳,還蠻推薦大家這本書的。 之前學妹的孩子過敏,建議她斷絕一切乳製品,除了牛奶,可知平常生活中的飲食,有多少都摻雜了乳製品,麵包蛋糕餅乾布丁...,但大人都常以這些當點心給孩子吃,其實都在增加孩子過敏的風險;還有喝牛奶長的壯長的高的迷思,其實喝牛奶反而易造骨質疏鬆,因為乳製品和肉類一樣會產生酸性物質,身體會了中和這些酸性,會釋放出鈣質。諸如此類的迷思在書中都有詳解,其實關於牛奶的爭議,很多養生的觀念都已提出,網路隨便查都可查到很多。不過我還是有給阿泰喝鮮奶,但不是那種冰箱常備的食物。 另外還有大人常拿來騙小孩的糖果,書中說這是"暴躁易怒的孩子的生產工廠",之前也看到一篇類似的新聞報導「小時愛吃糖 長大易暴力?」。雖然吃甜食會讓人短暫的感覺幸福放鬆,但身體的機制會分泌胰島素讓血糖降低,這時腦部無法獲得能量供應,就會出現混亂、急躁、憂鬱等易怒的情緒,作者認為從水果攝取糖份則沒此問題,不過我自己倒認為,現在的水果都太甜了,但總比市售添加了色素、香料的糖果好。 另外還有一本,作者陳惠雯曾著「我的幸福農莊」一書,是棄甲歸田的一本生活紀錄,不過新作「幸福餐桌」副標就說「飲食教育從小開始」,所以這是一本教導孩子怎樣吃的書,有些簡單的漫畫,將吃的知識簡單呈現,例如一碗白米飯需要幾顆穀子當種子?怎樣的飲食金字塔是適合人類的?(和牙齒形狀功能有關喔!),還有為什麼要吃在地的、當季的食物,所以如果孩子太喜歡吃麥肯摩漢堡,喜歡下課就到福利社報到,也許這本書有許多觀念可以和孩子一起想想。 我記得很久前有人問我怎樣養一個素寶寶,我實在汗顏的無法回答,不過至少現在多做功課有個底,暫時沒有成功的實證研究,也多少交個讀書心得報告。 ~引文自耕一畝田:吃飯學問大 樂多日記~ http://blog.roodo.com/ataima/archives/10282983.html#comment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