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61984068_4909655462402080_4793485187148915216_n.jpg

Yi編的眼鏡是有防紫外線功能的,一碰到紫外線,鏡片就會變色,所以有的時候,若突然從陽光燦爛的地方走入室內,一旦燈光不夠亮,我的視線就會暗一些
而若正巧是在鏡片變色下看手機中拍的照片,就總會覺得好像光線暗暗的、是陰天
但其實,只要我摘下眼鏡就會發現,光線其實很明亮,是我戴著的有色眼鏡,為物體、風景多抹上了一層暗色調,導致我無法看清眼前事物真正的模樣
同理,人的心也是一樣的
我們多用自己的主觀去看世界,這點難免,但有時若過於偏執,便無法接近真正色彩的「客觀事實」
察覺出自己是帶著什麼樣的有色眼鏡在看世界,就是察覺出自己抱有什麼樣的信念
改變信念,說來容易,做來難,光是察覺到自己有著什麼樣的信念就很不容易了,察覺自己所抱持的信念就可以客觀觀察到自己的認知,也就是清楚知道,自己現在之所以會用這種方式看事情,或許是因為有某種信念
例如有些人堅持夫妻一定要睡同一間房、一定要男主外女主內,或是理財非要那樣做不可
但這些其實都沒有絕對,都是我們心中出現的自動化思考而已,而這些信念的形成,有些可能是植基於家庭因素,有些是成長過程中自己漸漸學習所得,還有些則是受到權威人士的影響
所有人都有信念,甚至不能沒有,但若信念扭曲了或過於悲觀,就會讓人活得很沮喪、痛苦
例如若根深蒂固的相信「我的能力比別人差,是個沒什麼能力的人」,一碰上任何事情,都會一一出現消極化的自動思考,像是遲遲未收到回信時會想著:「我是不是被討厭了?」「對方是不是覺得沒有回我信的價值?」等
日積月累下來,我們很容易會被這些扭曲、負面的認知、信念給折磨得百病叢生,最顯著的例子就是罹患憂鬱症
但是,透過修正這些扭曲的認知,就不容易罹患憂鬱症,也能活得更開心,而這,就是認知療法的核心思想
信念並非只是認知,還會影響我們容易採取什麼樣的行動,以及最後又會引發什麼樣的情況
若能早些察覺出自己擁有哪些信念,並透過有效的方式對認知偏誤(包括以偏概全、個人中心化、妄下結論、情緒主導等)進行修正(例如一滴墨水法、原因分析圖、證據蒐集法、正念療法等),就能更快速、有效地解決那些在生活上或情緒上困擾我們的問題了
.
《認知行為療法:擺脫恐慌的情緒勒索》
世茂看書網| https://reurl.cc/Zjk25a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y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