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好想消失:父母會傷人,但你值得被愛 》序章 / 高橋和巳

前言

「那個三歲的小男孩死了,是一件好事」


  關於虐待兒童的悲慘新聞。

  幼小的生命走到盡頭之類的報導,雖然出現在新聞媒體上的頻率並不高,但卻從來不曾消失過。一旦談到虐待兒童的問題,大部分討論的觀點都落在該如何救出受虐的孩子們?該如何保護我們的孩子?要怎麼做才能確實防杜虐待事件的發生?當然,這些都是最緊急、最該優先處理的問題。

  然而,我看待虐待兒童相關問題的角度卻不是如此。

  我開設的是城市裡經常可見的精神科診所,基本上我並沒有涉及太多兒童虐待的議題。之所以會對這個議題感興趣,是因為我遇到了許多從小就在嚴重的虐待下長大的大人,他們都是受虐兒的過來人。

  在開始對這類病患展開治療時,我發現精神科一般的診斷及治療方針,並沒有辦法運用在他們身上,這讓我感到相當困惑。不過,經過一番深入的了解,並且改變治療的方式之後,他們恢復的情況都相當良好。

  這就是故事的起點。

  曾經有一位三十多歲的男性病患到我的診所來求診。他幾個月前在搭電車的時候,突然感到呼吸困難,並且嚴重心悸、停不下來。從那之後他就視外出為畏途。他的病症是恐慌症。當時我開立安定劑讓他服用,症狀也因此而有所改善。有一天,他來門診診療時,不小心說漏了嘴。

  那時候,報紙及新聞媒體上,都在報導三歲小男孩遭到虐待導致死亡的消息。

  「醫生,你知道那個虐待兒童的新聞嗎?」他問了我這個問題,所以我回答道:「嗯,我知道。」

  接著,他低著頭沉默好一會兒,然後壓低聲音用沉重的語氣說道:

  「醫生……我覺得,那個三歲的小男孩死了,是一件好事……」

  什麼!?我驚訝得說不出話來,直直地盯著他看。

  他又再次沉默了。而且,眼眶似乎盈滿了淚水。

  「我曾經有一陣子,也覺得自己如果可以消失的話該有多好。如果消失了,應該就不會有如此痛苦的人生。為什麼我要活下來……」

  那一天,他只是稍微暗示一下自己曾經遭受虐待,對於細節並沒有多談。

  在那之後又過了好幾次的診療,直到有一次他突然自己說道:

  「醫生,我的右腳沒有腳指甲。」

  他繼續說著:

  「小學四年級的時候,被用鉗子硬生生拔掉了,完全沒有任何理由。」

  明明是讓人想要摀住耳朵的驚悚內容,但他卻說得雲淡風輕,好像在說別人的事一般。

  接著,他還提到了自己從小時候開始就受到嚴重的虐待,從頭到尾都只是難過的事情,因此他雖然活著,但卻都一直懷抱著「希望人生趕快結束」的想法。

  從那之後,他時不時就會在診療時,聊起自己家裡曾發生過的悲慘往事,每次都像是在講別人家的事一樣,以非常客觀的角度,站在很遠的地方看著自己發生過的事件似地闡述著。關於他在人生初期所遭遇過的各式各樣「虐待事件」,跟我已經得知的情況比較起來,很明顯他在訴說時所採用的是迥然不同的描述方式。他訴說那些悲慘事件的語調,讓我覺得好像是從另外一個世界傳來的聲音一樣。

  「(難過的時候)我會從自己身上抽離,就像是從很遠的地方看著自己。」他說道。這種情況就是精神醫學中所謂的人格解離障礙(離人症)。人在遇到非常痛苦的事情,或是無法接受的事件時,一般都會先自我抽離。這就是人格解離障礙。他竟然小學時就有人格解離障礙的問題,光是如此就讓當時的我驚訝不已,不過,現在回想起來,他所闡述的症狀在精神科所知的範疇中,倒是有些近似卻又不太相同的地方。

  從他說話的語氣來判斷,感覺上是遠離了社會、遠離了人群,就像從遙遠的彼方看著這個世界。他總是站在這個熱情的社會外圍,從外面觀察裡頭的人,甚至是遠遠地看著身在其中的自己。這種與他人之間不可思議的距離感,以及詭異的存在感,讓我大受刺激。

  從治療過他之後,我陸續又遇到了許多像他一樣,懷抱著同樣的感覺辛苦活著的受虐者。對於他們,我心中總是感到既佩服又震驚,結果就在不知不覺間,我開始稱呼他們為「異邦人」。

  他們承受著種種困難,辛苦地活著,那股力量讓我非常佩服。而之所以會感到震驚,是因為我感覺到他們知道一些我們所不知道的事情,每每當他們說出不可思議的言論時,我都會覺得那像是從異世界捎來的訊息,讓我驚訝得不得了。直到後來我才了解到,那些我們所不知道的事情,其實就是這個世界的人們「活著」的極限及範圍,而且對此他們知之甚詳。

  如果從出生開始,在成長過程中就一直受到虐待,相信一定會用全然不同的角度,來看這個世界的尋常光景吧。稍微思考一下就會知道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仔細地聆聽他們所闡述的故事之後,我慢慢地了解到他們所說的每一字每一句背後所蘊含的意義,都與我們熟知的世界全然不同。雖然使用的語言都是日文,但是話語的意思卻總有微妙的差異。而且,那樣的差異並非雜亂無章,而是具有一個統一的方向,所有話語的意義,全都朝著那個方向偏離了。如果說,語言體系已經產生偏離的話,那麼構築在其上的心理運作系統,想必也已經偏離常軌。

  舉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對於生死觀念的認知差異。受虐者們對於死亡的概念與我們所認知的不同。因此,「自殺」這個字眼對他們來說也具有不同的解釋。詳細內容我將會在第一章作說明。另外,在已然偏離的心理系統下看事物,好比說看著同一幅畫,卻會感覺到不同的色彩,聽著同樣的音樂,卻會感受到不同的旋律。他們將那些認知上的差異,化成言語描述給我聽。我和他們雖然是生活在同樣的環境裡,但卻擁有迥然不同的心理世界。

  長時間跟他們相處下來,漸漸地我也開始懷疑起那些我曾經深信不疑的「自我存在價值」。

  我自己所認知的存在意義,並非是生命的全貌不是嗎?或許對人類來說,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不同的存在意義。

  所有我相信的生命價值,到底是什麼樣的價值呢?

  在我們深信的所有道理之中,難道沒有什麼是被我們忽略的嗎?

  本書將以受虐者們的生命態度為基礎,透過他們最真實的分享,一起來探究我們的「生命」界限,並且找出人類所應有的「存在意義」。

 

世茂看書網 goo.gl/5Nw88J
-
世茂看書網新書專區 goo.gl/jqPpcz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y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