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小就喜歡自己動手作。
大概是我生長的那個年代物資不太豐盛的緣故,所以,節約過日子是人人都有的習慣。
在我家,每逢家中有故障的電器、生活用品,老爸都會先自己修修看。門鎖壞了,自己來。油漆斑剝了,自己漆。腳踏車、機車,汽車修理也都先自己來。 而除了這些硬梆梆的領域之外,老媽也很愛自己動手做些能溫暖人心的美味點心。香腸,自己灌。包子、饅頭,自己做。壽司,自己捲。三明治、飯糰,通通自己來。只要讓我回想幼時光陰,這些令人垂延三尺的點心立刻就會先浮現腦海。
記得小學一年級第一天報到,學校老師就規定,每個學生都要帶隻5元小刀片在鉛筆盒裡,那把小刀片是用來把禿掉的鉛筆削成可用鉛筆的必備工具。還記得,老師曾就小刀片該怎麼用,鉛筆該怎麼削仔仔細細地上了一堂課。記憶中,那把小刀片可是比其他文具用品更讓我珍惜,我除了把它拿來削鉛筆,還把它拿來修理我的小玩具。至於,自動鉛筆,在那個年代可是會令人流露出羨慕眼神的奢侈品,直到小學五年級我才擁有生平第一支自動鉛筆。
而學校裡的美勞課也令人印象深刻。作業總有些必須動手做的項目:用竹條與透明紙做的竹燈籠、自己設計的立體紙房子等等,現在想來仍舊有趣得不得了。
基於以上的成長背景,記憶中,自己動手做被我視為理所當然的事。
年紀稍長,需要幫忙做家事。所以,幫忙煮飯燒菜、幫忙修電鍋、換電燈泡,隨著經驗累積漸漸地也都學會了。再大一點,每當老媽不在家,我就得負責一家的晚餐,所以學著媽媽煮飯變成了有挑戰的事。有機會進廚房煮飯使得我對烹飪產生極大的興趣,當然,除了書架上媽媽珍藏的傅培梅食譜之外,電視上烹飪美食節目我可是從傅培梅的年代一直看到阿基師詹姆士,DISCOVRY頻道、旅遊頻道上的外國料理節目自然也沒錯過。而耗費不少時間看這些節目的好處,直到我留學的那一年才被證實是有用的。而且長年累積所看來的知識,當真讓我可以用便宜的採購經費,吃到隨時想吃的菜色,也算是孤獨在異鄉時的精神支柱之一。
後來到日本讀書才有機會見識到,所謂的手作與日曜大工是多麼普遍,也大大開了我的眼界。池袋東急HANDS(即台灣的台隆手創館)是我常去閒逛之地。那裡手作書的種類之多,手作材料種類之廣,總是引人驚嘆。但那段經歷也僅止於長了見聞從沒試著買來做做看。直到當了媽媽,因緣際會從婆婆那兒得到一台縫紉機開始,我從試著修改褲子的長短,到大膽嘗試動手做手作小物,每做一次就增加一次對手作的信心。那種成就感真是無可比擬,手作自然地成為工作之餘的調劑聖品。現在每當我坐在桌前踩著縫紉機,女兒總是熱情跑來瞧瞧,除非成品早有歸屬,否則幾乎都變成她的囊中物。
進公司工作之後,由於公司長年來出版了不少手作書,一直想把手作的樂趣傳達給大家知道。剛好有了這個部落格,又巧合地開了週五手作課,同事們因為手作課有了更深層的互動,也有人因此對於自己的手藝信心大增,真可說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啊!
我覺得手作不只是動手做而已,那裡頭包含的樂趣以及動腦的程度,如果不親自嘗試,實在很難以理解。小小手作時光可以冥想,可以試著獨處,可以品嘗錯中學的真意。真的推薦大家嘗試看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