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p 11 Tue 2012 09:00
活在當下
- Sep 10 Mon 2012 09:09
從「Physics」到「物理」……
- Sep 07 Fri 2012 12:41
嚴格管教孩子的後遺症
對每個孩子而言,父母親是特別的人。小孩子對父母是「無條件地接受」。小孩無法選擇父母親,也無法使父母變成自己想要的、理想的父母。跟以上所列的都沒關係,父母生了自己,養育自己,和自己一起生活,是誰也無法取代的重要人物。
假設有父母親對子女施以暴力,小孩並不會對父母那樣的行為產生懷疑,或覺得奇怪或是不對。因為他們只知道自己家裡的親子關係,他們無從和其他家庭的父母比較,在長大懂事之前都深信這樣的對待是「理所當然的」。不論他願不願意,只能去適應自己父母親的教養方式。
長大到某個年齡(小學左右),看到其他家庭的親子方式,也許才開始覺得「我家好像有點不一樣」。但是,也不會因為這樣,而要去做些什麼。假設母親的父性很強,小孩適應了那個環境,也學會了回應父母期待的生存方式。干涉(=教養)越強的話,小孩也就越來越不得不服從了。
- Sep 06 Thu 2012 14:38
好好接受、疼愛現在的自己!
「不要因為自己不漂亮就否定那樣的自己。不漂亮的自己,與變美了的自己一樣都是妳自己。只要對現在的自己充滿自信,妳還是可以變得閃閃發光!」-----芦澤多美。《日本貴婦親授嫁入豪門的五堂課》
十五歲的時候,我遇上人生中首次的大難關。
- Sep 06 Thu 2012 09:51
輸出的小魔法
- Sep 05 Wed 2012 07:31
人的個性能否改變?
人的個性會透過各種機制來影響人的健康、疾病及壽命,所以從這層意義來說,便有所謂使人容易生病的「個性」。那麼,如果自己是這種個性,又該怎麼辦呢?
首先應思考的,是個性能否改變這個問題。專家認為,個性的核心「性情」受到遺傳(先天)因素的影響極大,而且終生都很難改變,所以個性也很難改變。不過,個性也並非就完全不會改變。
- Sep 04 Tue 2012 13:05
你離身體有多遠?
身體,是宇宙的一部份,是老天爺賜給你的禮物。只要還有心跳,你的身體就會不斷帶給你豐富又直接的感官體驗,例如紅色,例如鹹味,例如寂寞,例如燥熱。
當你的朋友說了某句話刺傷你時,你會覺得胸口疼痛。但是當你墜入愛河,你的胸口卻會體驗到爆炸性的狂喜,彷彿煙火齊放、瀑布奔流。寂寞時,你覺得身體空蕩蕩的;難過時,你的肺好像被大卡車給壓住了。哀傷時,你覺得自己彷彿快要被海嘯給吞噬;喜悅時,你覺得手腳和肚子裡好像湧起了陣陣的香檳泡沫。
- Sep 03 Mon 2012 10:42
你想成為什麼樣的父母?
對發育階段的孩子而言,父母可說就是他們的榜樣。
我們做父母的也會在成長過程中不自覺模仿雙親,從父母那邊繼承到的事物,現在也仍在我們體內生生不息。而我們在養育孩子時,多多少少也會沿襲父母親做事的方法。我們這些父母是什麼樣的人,為了什麼而活,都會在有意無意間向自己的雙親學習。
- Aug 31 Fri 2012 18:38
這樣的親子關係,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