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令4.png

【為什麼「想改變卻變不了」?】
有問題雖有討厭的一面(壞處),但因為同時存在著想要維持問題以獲得利益(好處)的一面,所以內心才會有糾葛。
「禁止令」(這也是首次提及的概念)即是阻礙人們解決問題的原因之一。
所謂的「禁止令」是人們從雙親等養育者相關人士身上所學到類似有關生存方式的「禁止規定」,像是「不可以做……」「不要做……」所有人在無意識中都會學到。
而利益與禁止令會相互起作用,讓問題複雜化,不斷發出像是以下的訊息,限制我們的行動:
「不要做○○,要是做了那件事,就會遭遇危險喔(禁止令)。不去做○○就能迴避危險獲得安全(利益)(要一直這樣保持下去很辛苦。可是不保持會有危險,所以只能一直保持下去)」
「不可以做……,要是做了就會碰上糟糕的事而受傷喔。」
這是禁止令。
「只要不去做……就不會受傷。」
這是利益。
我們會為了避免遭遇危險、避免受傷而不破壞禁止令,以獲得守護自己的利益。
可是那分利益反過來卻會讓我們在解決心理問題時遭遇困難。
大腦到死都會忠實地遵守於童年時期烙印下的禁止令。因為那是本能地會守護我們的防衛功能。
禁止令在我們童年時期會恰到好處地發揮作用以守護我們不受傷害,因此才形成了禁止令,但長大成人後,儘管已經不再需要了,禁止令仍會自動地持續限制著我們。
《解除束縛你的「禁止令」:找出藏在傷害裡的「好處」,修復千瘡百孔的心》.大鶴和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y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