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國語字典。
「冏」這個字是這樣解釋的:明亮。
在漢朝,曾有詩人張紘作〈瑰材枕賦〉:「何眾文之冏朗,灼儵爚而發明。」
我想沒幾個人知道這個解釋吧。冏~~
到了今天,「冏」這個字更常用了。只是,它的字義完全不同了。它變成發生意料之外的事時,心中的尷尬難堪狀態,或者直接是臉上的尷尬表情。
物換星移,怎麼同樣的一個字,卻有這麼兩極的解釋?我想「冏」字心中一定也是超冏的啦。
只是,我在想,那麼這兩件事,「明亮」、「難堪」有可能同時發生嘛?也就是說發生一件又尷尬卻又好康的事。我在說什麼跟什麼阿~~
直到我看到了智富出版發行的《不尷尬!冏時刻的脫身法則》,突然發現,如果好好處理,說不定冏時刻也可以是大好時刻,也就是傳說中的「畫危機為轉機」。正如書上所說:「人生的難關經常也是以『怎麼可能』的形式出現。日常生活中充滿了小小的『不可能』,可說是小小『不可能』的連續。…….若能迅速巧妙地應付,就可以轉福為禍。」
那麼,要怎麼從這些冏時刻逃脫呢?書中除了一開始短短地論述了「人生到處都有冏時刻」,因此我們應該為這些時刻好好準備外。其他的篇幅,通通都是具體例子的解決範例。作者門央倉更是細心地幫讀者分為四個大段落:在公司、在客戶那裡、生活中的,以及在慾望的盡頭面臨的冏時刻。
只是,作者提出的脫身法則,一路看來,實在也是讓人冷汗直流,心中不斷地出現一個小小的聲音:「這方法也太冏了吧!」
比方說:如果在繁華地段被不良份子纏上。作者提出的解決方式居然是:「一個人自導自演,讓對方傻眼」。一是跟對方裝熟,假裝對方是自己的幼稚園或小學同學;或者另一種更誇張的演技脫身法,在對方面前大喊一聲並倒地不起,假裝心臟麻痹。
話說這種書,一旦翻開,就有一種魔力:就是你會一面嘴裡碎念著:「胡扯!這也太唬爛了吧!」,但是手上的書還是一頁一頁地往下翻,眼睛就是離不開書上的文字,一心就是想知道「作者到底在想什麼阿!!」。
我記得之前看過一本書(也是日文翻譯的作品)叫說「新單位」,給我的感覺也是如此。那本書的內容是將日本人日常生活當中的各個片段,以感受的程度與類別區分,創造出許多新的單位,比方說:「真空調理包設計的小洞,是貼心指數的最小單位,1Rt」如此一來,空姐幫忙蓋好毛毯的貼心指數就有42Rt,掩護被欺負的同學有58Rt……。
想出,或寫出這類作品的作者,有一種本事,就是能夠細膩地把很多人心中曾經想過的小小的細微的想法,具體地落成文字。只是這些想法有時只是瞬間閃過,有時是不知道怎麼把它具體想清楚,更多時候是很快就被自己覺得荒繆然後否定。而這些作家,卻是很認真地看待這些突發奇想(卻不是憑空捏造)的點子。
所以,如果細細讀來,其實這些看似荒謬的脫身法則,背後都一個很值得我們正視的東西,那就是作者的信念。
西方的戲劇中,常常出現一個角色是「小丑」,而這小丑其實常常又是「智者」的化身,他總是說著一些看似無聊荒唐的俏皮話,其中卻藏著無上的大智慧。
就像這本書中說的:「這些冏時刻逃脫的方法,要依據當時的狀況,靈活地運用各種方法:巧妙的以幽默化解;做出假動作牽制對方…….」最重要的是「從冏時刻脫身的方式有千百種。只要能夠知道這些方法,並加以活用,人生就既可以浮也可以沉。」
闔上了書,心中同時出現了一絲冷笑,以及一線對人生的光芒。
或許人生就是如此,很多時刻會讓我們尷尬,但換個角度想,或許人生的轉機就在此時。
文章引用自 把記憶封存,在文字與現實之間的平行世界。http://www.wretch.cc/blog/DevinCoke/11361615#trackback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