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親密睡眠法,讓孩子資優成長:人格養成從臥室開始,怎麼睡決定孩子是塊寶或媽寶!
篠田有子 / 著
ISBN:9865779306
出版者:世茂
出版日期:2014-5-2

日本五千個家庭實例驗證!
四種就寢模式囊括育兒知識的精華!
最適合亞洲家庭情緒模式的睡眠法,您不可不知!
睡眠掌握人的潛意識,
在無形中塑造孩子的未來!


睡覺不只是每日的例行之事,更是育兒的核心!
揭開睡眠的奧秘,建立您的美滿家庭。
★該怎麼培養親子關係,孩子進入青春期後,才能與父母有良好的溝通?
★寶寶跟誰睡,會影響夫妻、手足與親子關係?
★透過睡覺表達母愛,益於人格養成?
★睡嬰兒床的寶寶會產生嫉妒心?
★睡在父母中間的小孩易變媽寶?
★老二出生後,老大該睡哪?
★孩子幾歲應與父母分房?

【內容簡介】
日本育兒專家──篠田有子分析五千個家庭,歸納四種親子就寢模式,教你檢視自家情況,調整適當的教養方式,把握孩子心理發展的關鍵期,讓孩子從每日的睡眠開始資優成長!
父母與寶寶睡覺時相距的距離,是愛、信任、孤獨與恐懼等感覺形成的關鍵,這些感受會烙印在寶寶的潛意識裡,影響日後的身心發展、親子互信基礎與人際關係。本書分析睡法的類型與意義,幫助您挑選適合的親子就寢模式,掌握育兒的根本──睡眠,讓孩子養成健全人格,資優成長!

四種就寢模式,你屬於哪一種?

母親中央型:幼兒情緒穩定,社會性與獨立心發達;夫妻關係屬「伴侶型」,母親得協助父親維持威嚴。
孩子中央型:幼兒情緒穩定,社會性與獨立心發展較慢;夫妻關係屬「父母型」,父母應分別扮演黑臉與白臉,協力育兒。
父親分房型:幼兒情緒不穩定,獨立心不足;夫妻關係屬「同居型」,父親平時得增加與孩子的互動,母親應居中協調父子關係。
孩子分房型:幼兒情緒不穩定,獨立心強;夫妻關係屬「伴侶型」,應增加親子互動,或讓手足同睡。

 

【作者簡介】

篠田有子
教育學博士。1966年畢業於東京大學教育學院。該大學研究所教育學研究系博士課程畢業。專攻教育社會學。從1974年開始於美國洛杉磯居住3年半。1978年到1999年擔任日立家庭教育研究所教育研究委員,1992年到2004年擔任東京都武藏野市教育委員會委員(長),1989年到2009年3月擔任日本女子大學家政學院兒童學系講師。著作有《母親、孩子、美國——探討幼兒教育的未來》(中公新書)、《家庭關係論》(日本女子大學)、《家庭構造與心——就寢型態論》(世織書房)等等。

【目錄】
前言  調查五千個家庭發現的「臥室」秘密  

【基本篇】增加智力與感性的「睡眠法則」  
第1章  誰跟誰睡有什麼樣的位置關係?
「你三歲的時候怎麼睡?」
三歲心,百年定
「川」字也有兩樣情!
誰跟誰睡,位置關係如何決定?
你家屬於哪一種?──睡法種類與其特徵
第2章  你是屬於哪一種?四種就寢模式
為什麼會這樣睡?──睡法與家族關係
這孩子是怎麼睡的?──睡法與幼兒特徵
距離的奧妙──父.母.孩子之間
何謂情緒模式的複合循環作用?
總結──幼兒期睡法與幼兒發展
第3章  睡法也會影響教養
不同模式.家庭的煩惱解決法
不同模式別的小孩教養方式
哪一種模式最多?
是賢妻良母?還是親子朋友?
是夫妻中心?還是孩子中心?
【分析篇】隨著孩子成長選擇「理想的臥室」
第4章  與爸媽、兄弟姊妹分開睡的時機
嬰兒的誕生與成長
嬰幼兒期,就是短暫的同床期
當第二個孩子出生……
從母子往父子,接著往夫妻接近
親子互相獨立與夫妻重新貼近
家庭,心理的蠢動
第5章  兄弟姊妹間的愛與恨,獨生子女的煩惱
兄弟姊妹之奇妙
早生和晚生,誰比較得寵?
同床共寢是嫉妒心的溫床?
手足同寢的威力
獨生子的堅持
手足的世界
第6章  夫妻的睡法,從伴侶型到離婚型
培養夫妻愛
想知道大家都怎麼做!──睡法調查的反應
睡法與夫妻日常生活
睡法與性愛(愛的表現)的積極性
年輕夫妻的無性生活
夫妻危機與分房睡
你們家是伴侶型?還是同居人型?
培育愛情的夫妻睡法
育兒期是夫妻愛情的地基
父親不在?不對,是丈夫不在
【建言篇】世界的睡法.日本的睡法
第7章  向世界各國的睡法學習
文化衝擊
不能一起睡!
中南美洲、亞洲、非洲的家人同睡
為何讓孩子自己睡?
親子同睡的禁止打造了近代歐洲!?
從以心傳心溝通到「使用語言」溝通
親子交流課,將「心情」化為「語言」
如果讓孩子自己睡的話
第8章  重新檢討榻榻米式、通鋪式的臥室
消失的和室
「個人房間加床」造成無性生活
何時該讓孩子有自己的房間?
住宅的構造與心靈
紙門與日本家屋
集合住宅與封閉性育兒
人與住宅的通風
結語  全家一起睡是無形的日本文化遺產  
睡法調查一覽  

後記

 

【內容試閱】


睡法也會影響管教

不同模式別的小孩教養方式

(1)母親中央型家庭
    我丈夫是報社記者,下班回家都很晚,只有假日孩子才能見到丈夫的面。一直以來,家事和帶小孩我一手包辦,並且樂在其中。家裡住的是公司宿舍,所以許多鄰居媽媽都樂意提供協助。而且丈夫每天晚上回家,第一句話就是問「今天孩子們做了些什麼?」讓我在精神上獲得充分的支持。(母親中央型的五口之家,主婦55歳)

   母親中央型的家庭,夫妻距離與母子距離相同,特徵就是夫妻屬於「伴侶型」,愛與信任感特別強。母子關係密切與父親間接支援型的角色,處於三者關係相當理想的狀態。父親可以拉開過於親密的母子關係,保持幼兒情緒穩定,同時又能培養其獨立心。
 教養的成功法則,就是要維持這種父性與母性均衡的理想教養環境。日本舊民法曾經以法條做為保障父親權威的後盾,如今已沒有這樣的法律,就得靠母親的謙虛與賢慧來維持父性功能。母親的配合調整,在維持父親一家之主的地位上具有關鍵作用。
 情緒模式會受到夫妻雙方勢力的強弱關係,與工作分配狀況和本身個性等因素影響。以母親中央型來說,夫妻勢力關係如果是平等一致型就沒有問題。但是如果丈夫較強勢,就容易變成「大男人主義」;如果妻子個性好勝又強硬,就是所謂的「母儀天下」,即使地位平等,丈夫也可能變成「怕老婆」的傀儡老爸。即使如此的關係也不錯,因為自古以來無論丈夫是「大男人主義」還是「怕老婆」,通常都不會去爬到賢妻良母妻子的頭上 。

(2)孩子中央型家庭
 雖然家裡還有其他房間,但還是讓我睡中間。生了弟弟之後,我們兩個就一起睡在爸媽中間。我們家睡成「川字型」是由於媽媽是職業婦女,所以爸爸也要幫忙照顧我們。對我來說,只有睡覺時間才能同時跟父母在一起,所以在這個時候我感到很高興。睡覺的時候讓我感到安全和平靜,雖然因此個性較率直,但是整體來說,還是比較依賴父母吧。(孩子中央型的四口之家,長女20歲)

   這個孩子中央型的家庭,孩子睡在夫妻之間,表現出傳統日本人重視孩子多過夫妻關係的家庭觀。由於夫妻共同養育子女,夫妻勢力關係想必是屬於平等一致的「父母型」。夫妻之間的關係有如對等夥伴,因此就很難保有父親的權威,幼兒的獨立心也會比較弱,但是幼兒會確信自己受到父母的愛,所以心情比較平穩沉著、情緒安定。
 教養的成功法則,夫妻勢力關係平等一致的話,能發揮養育子女的協力關係,一邊負責扮黑臉教導是非善惡,另一邊則扮白臉說明細節,達到父性母性分工的作用。
 如果在勢力關係上丈夫佔優勢,那麼妻子在孩子面前就會尊敬丈夫,自然能發揮父親的權威與領導能力。相對而言,如果妻子佔優勢,就可能變成受母性原理掌權的溺愛型家庭。最好避免發生夫妻都像母親,或是親子像朋友般缺乏父性的教養環境。
 應對的方法是在小孩4~5歲開始,盡量讓孩子分房睡,恢復夫妻同床,做出親子間的區隔。

(3)父親分房型家庭
    我爸爸整天不是在工作,就是聽他最愛的音響,什麼事情都以自我為主。另一方面,媽媽則是把孩子擺第一,自己擺最後,總是關心著我們。媽媽一個人帶小孩,相當辛苦,因此有時候還會歇斯底里。爸媽兩人關係不好,或許是有小孩才沒離婚吧。到了青春期,我開始痛恨我的家人,整天躲在房間裡。媽媽對爸爸相當不滿,加上帶小孩又有許多壓力,於是就拿我和妹妹出氣。我真的很討厭嗎整天對我們唸個不停。(父親分房型的四口之家,長女20歲)

  父親分房型睡法如字面所示,父親與孩子不同寢室,這一家的丈夫是工作狂,妻子則是全職主婦,是男女分工概念相當清楚的家庭。妻子一人扛下原本應該分工合作的教養責任,容易加深與丈夫的疏離感,親子關係會更緊密。由於父親沒有發揮拓展幼兒視野、教導現實嚴苛的父性關係,幼兒會很難離開母親,獨立心發展緩慢。加上母親如果對丈夫不滿,就會行程過度干涉孩子的現象,容易使得孩子的情緒不穩定。
 教養的成功法則,除了母親要一手包辦育兒之外,還要好好傳達孩子父親的存在。母親如果經常告訴孩子,睡在另一個房間的父親其實很愛家,而且努力工作養家,建立一個偉大的印象,孩子自然會對很少看到的父親抱持尊敬與感謝。
 另一方面,平時無法與孩子互動的父親,至少假日應該跟孩子一起睡,或是撥出時間和精力去照顧孩子、陪孩子玩,這樣才能建立父子互信關係。如此一來父性能發揮作用,母子關係也不會過度親密。
 另外,不管丈夫或妻子,要懂得互相感謝,用心培養夫妻情誼與互信關係,一旦發生孩子的問題就能攜手合作,度過難關。即使夫妻感覺就像「同居人型」,也請盡量避免「陌生同居人」,朝「親密同居人」的方向努力。如果真的沒辦法,應該在發生嚴重問題之前,請託第三人擔任父親角色,或是利用家庭以外的地方機構、學校等替代機構,來做父性角色的功能補強。

(4)孩子分房型家庭
  我大概在十歳之前,都還有睡覺時吸吮手指的習慣。而且幼稚園和小學都是念私立學校,校風嚴謹,為了讓我養成凡事可一個人獨立完成的習慣,所以與父母分房睡。奶奶的房間跟我的房間只隔一扇門,給了我很大的安全感。雖然晚上要自己睡,但是白天媽媽常陪著我。可是我幾乎沒跟爸爸互動過。爸爸經常自己一個人到國外工作,直到現在我們還沒有兩人單獨聊過天。(孩子分房型的四口之家,長女20歲)

   孩子分房型的家庭模仿的是歐美作風,親子不同寢室,夫妻關係優於親子關係。夫妻屬於伴侶型,在育兒上採放任孩子的自由成長,雙方都對孩子的親密度不高,強調讓幼兒獨立的教養方式,所以幼兒能適應嚴厲的環境,從小就什麼都自己來,獨立心特別強。但是另一方面,母子之間的肌膚接觸不足,幼兒無法確認自己是否受父母喜愛,情緒容易不穩定,也可能出現不輕易相信別人的個性。另外,親子之間比較缺乏心靈的羈絆和一體感。
 教養的成功法則,就要在清醒時特別給予孩子更多歐美式的擁抱,製造肌膚的接觸,表現對孩子的愛。
 另外,如果有兄弟姊妹,小孩子們一起睡可以培養互信、合作關係;如果三代同堂,是可以代替父母使孩子的心靈安定,但還是不若父母親的效果來得好。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孩子 家庭 睡眠 世茂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ymau 的頭像
    shymau

    愛閱讀,就是我的Style

    shy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