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下這個故事,是我從某位擔任課輔班老師的友人那兒聽來的。
某個女孩D每天下課後,都會到課輔班報到。
女孩D有時可以安靜地待在課輔班,有時則顯得焦躁不安。如果當天情緒穩定,女孩D會跟同儕們一起愉快度過課輔班的時間。如果情緒不穩定,女孩D就會因為小事而與朋友們有所衝突。
每天在一旁觀察著女孩D的課輔老師,偶然間察覺了一件事。
他發現,某些日子裡,女孩D會綁著辮子來;但某些日子裡則是一頭亂髮。如果是綁著辮子,那麼那一天,女孩D的情緒會很安穩。相反的,如果是頂著一頭亂髮,則女孩D就會靜不下來。
察覺到這種情況後,課輔老師就更能掌握對待女孩D的方式。
如果女孩D到課輔班時,是一頭亂髮的狀態,那麼,課輔老師就會盡可能地聆聽女孩D說話,並多加安撫,並且盡量騰出時間跟在女孩D的身旁。當課輔老師這麼做之後,他明顯感覺到女孩D的情緒變得比較穩定,而且女孩D與朋友間的紛爭也變少了。
課輔老師把這樣的情況告訴女孩D的導師。導師說,他也注意到在教室裡有同樣的現象發生,女孩D的表現跟在課輔班完全一樣,令他有點擔心。
於是,某日趁著女孩D的母親來到課輔班,課輔老師上前隨性地跟她聊天。在談話中,課輔老師獲知了以下訊息。
原來,每天早晨只要女孩D的母親有空,就會好好地幫她綁辮子。如果實在挪不出時間,就只好讓她披頭散髮地出門。
聽到女孩D的母親這麼說後,課輔老師才把自己觀察到的事告訴她。
女孩D的母親聽完後,顯得非常驚訝。她完全沒料到,自己早上有沒有幫女兒綁辮子這件事,居然會造成如此大的差異。對母親來說,她從來沒想過為孩子綁好辮子,其實是可以讓孩子安穩度過一天的。
聽完課輔老師的話,母親承諾,以後每天都會幫女兒綁好辮子再送她出門。
親子互動對孩子的影響
這種諸如綁辮子之類的小事,是孩子與父母間的細膩互動,結果卻對孩子的情緒有極大影響,這種事在我的教師生涯中確實經常可見。對於任職於課輔班、幼稚園、保育園、學校、才藝班等場所,需要與孩子互動的老師或職員而言,這都是基本常識。
只要仔細觀察每個孩子的日常狀況,就能從中有所體會。只不過,對於多數並不在第一線與孩子接觸的人們而言,用說的也無法體會。如果不是每天觀察孩子的活動狀況、不是從事與教育相關職業的人,我相信是無論如何都不會了解的,這是無可奈何的事。
因此,我想在此再度強調。
親子互動的品質,確實會強烈地影響孩子的情緒,會直接在學校呈現,影響孩子與同學間的人際互動,也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專注程度。在經年累月累積之下,甚至會對孩子的人格形成非常重大的影響。
就如先前所舉例子中的女孩D,她在母親為她編辮子時,與母親有所互動。我認為,花時間、花點功夫為孩子做些什麼,就能傳達父母對孩子的愛意。
那份愛意,將能使孩子的心滿足。
唯有心滿意足的孩子,能對朋友溫柔以待。
唯有心滿意足的孩子,能專注於學習。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