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3小時的車程,沿途是東海岸太平洋的波濤,伴隨著小嬰兒的哭聲……
是餓了,身體不舒服?還是今天心情不好?
剛生下不久的嬰兒,總是靠哭泣來表達自己的心情。
當然,也有一些BABY,總是像個天使,餓的時候咿咿呀呀地,喝了一大瓶奶後,又呼呼大睡了半天。
育兒書上說,「哭」這種行為,是一種生存的潛在能力。會發洩情緒的孩子,才能長成精力充沛且堅強的孩子。因此,寶寶經常哭泣就是精力充沛的最好證明。
寶寶大哭時,可能是感到不舒服,或是他的心情不好。這個時候不需要立刻安撫寶寶的不舒服或情緒。
最重要的是,媽媽能夠體會寶寶的心情,也就是感同身受的同理心!
「是不是尿布溼了呢?」「肚子餓了吧?」
媽媽可以這樣對寶寶說,表示理解。
俗話說,會哭的孩子,才會長大!
會發洩情緒的孩子,才能長成精力充沛且堅強的孩子,哭泣才能成長健康的身體!
面對常常哭的寶寶,可想而知媽媽的焦慮與壓力。
或許輕鬆以對哭泣的寶寶,要以同理心對待,並不是那麼簡單。
但有最簡單的一件事,那就是「媽媽的笑容」。
笑一個!傳達了媽媽與孩子的感同身受。笑一個!能夠舒緩孩子的壓力。笑一個!輕鬆愉快的氣氛,也一定會傳染給寶寶……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