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有位照顧垂死多年的澳洲護士整理出將往生者心中最遺憾、至今未能完成的幾件事,其中第一名是沒有勇氣去追夢,而總是活在別人的期望裡;而第5名則是後悔自己沒有快樂些,只因為自己一生都陷在習慣的模式裡,擔心改變而欺騙自己與他人,所以才佯裝快樂
這讓我想到《跳出舒適區,年薪自己訂》這本書
在書中提到,大多數人都活在「以過去為前提的當下」之中。
因為只在意「過去的自我所重視的資訊」,所以也只能前往「從過去延伸出的未來」。
關鍵在於:「大多數人都失去了自由意志,而在他人影響之下過著不完全的人生。你不是因為自己的意識而無法成長成功,是因為你身邊的人對你的評價,在不知不覺中扼殺了你的未來。」
此外,我們會耽溺於習慣中則跟我們腦中的「舒適區」機制有關
因為我們習慣了在舒適區內活動,一旦要做出改變就會感到不安,加上身邊的人多會以過去的經驗來評斷自己,一旦周遭出現了「啊~這太難了,你不行啦!」「這些事你以前都沒做過,你可以嗎?」之類的質疑或反對聲,我們就會因不安而退縮回讓我們感到安心的舒適區內
所以不論是第1名的沒有勇氣去追夢抑或第5名的後悔自己沒有快樂些,其實都是因為我們受到了舒適的制約以及身邊的人的影響而讓我們無法大膽放手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或生活
面對這樣的情況,作者苫米地英人說,可以先找出我們腦內的盲點,藉此看出遮蔽事實的屏障;接著利用自我談話來提升自信,不斷地讚美自己,告訴自己一定能辦到(不要去聽信旁人說你能不能怎樣,因為他們終究只是以過去的經驗來看待你,但他們不是你,無法知道你發展的可能性,也不能預知未來);然後是設定目標,並利用影像思考來創建未來記憶,當這樣的記憶越鮮明具體,未來就越可能成真
人生只有一次,時間不會重來
想要活得精彩,就要懂得把握當下,努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不要害怕冒險,也無庸對未來感到不安,清楚找出自己的盲點,勇敢踏出舒適區,相信大家一定都能描繪出屬於自我的生命詩篇
寄件者 風向系列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