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要是有一本「只要照著指示做,保證育兒成功!」的操作手冊,該多好!◆

沒錯!如果真是這樣就輕鬆了。可是,每個家庭的狀況都不同,所以只能自行尋找合適的答案。

 

比方說,當孩子不想去托兒所或幼稚園時該怎麼辦?

成人社會裡也有各種困擾,我們偶爾也有不想上班,或不想和鄰居打交道的時候。剛離開父母身邊踏入兒童社會的孩子,自然也有他們那個年齡的種種煩惱,好比因為被朋友欺負以致不想去學校之類的。

有些孩子因為察覺父母間緊張的氣氛,所以會心繫父母的狀況而懷著擔憂出門;有些孩子在托兒所獨自一人勇敢地等著家人來接他,他希望媽媽能夠了解自己的寂寞並讚許自己的努力,但媽媽卻絲毫沒有覺察。

 

另外還有很多其他可以想像得到的情況。

 

有位母親每天為了生活疲於奔命。有一天早上,當她發現三歲的女兒麻紀的動作突然變得拖拖拉拉時,她暫時將所有的想法抛到一旁,只是專心地抱著麻紀,專注地感覺麻紀的呼吸,不跟她談去不去學校的話題,而是安靜地度過屬於母女兩人的幸福時光。

一開始,麻紀似乎身心都十分緊繃,即使被抱著也好像不太舒服,不斷地在媽媽的胸前磨蹭掙扎,彷彿希望媽媽能夠幫她拭去囤積的壓力。之後卻又將身體整個靠向媽媽,讓媽媽因承受麻紀的全身重量而漸覺沈重起來。

不過,沒多久,當麻紀的心充滿了被媽媽關愛的安全感後,她主動從媽媽身上爬下來,自己到托兒所去了。

 

四歲的小綠才剛上幼稚園沒多久所以很不想上學,這時媽媽會帶著她,比其他任何孩子都更早到幼稚園,以便在校園內陪小綠稍玩片刻。不久後,小綠就能夠每天心甘情願地去上幼稚園了。

原來小綠只要想到一歲的弟弟向媽媽撒嬌的情形,似乎就會變得坐立難安。可是,媽媽能夠全心全意地陪著小綠、每天和小綠一起玩之後,小綠就能感到滿足。

 

一歲半的小淳,在暑假期間因為媽媽是學校的教師,所以可以每天都不用去托兒所,在家悠哉快樂的生活。可是當暑假即將結束的一星期前,小淳的樣子突然變得有些奇怪。

媽媽來諮商時,小淳看來的確沒什麼精神。

「是因為他感到暑假不久就要結束了的關係嗎?」

雖然我這麼說,但媽媽並不認為才一歲半的孩子會了解這種事。

可是,只要一提起這個話題,小淳就會放聲大哭。即使看不懂月曆,小淳也感受得到媽媽在第二學期即將開學前變得浮躁的心情。(譯注:日本為三學期制)

而且,這情況也不是第一次發生了,幾個月前,也就是媽媽在結束一年期的育兒假回到職場時,小淳應該也感受到了同樣的心情。媽媽認為小淳還小,什麼都聽不懂,所以重返職場時也是什麼都沒說就直接把小淳交給托兒所。

經過諮商協談,小淳媽媽再次向孩子表達心中的感謝——才一歲還這麼幼小的孩子,就得每天在托兒所等媽媽下班來接他。「小淳,謝謝你!」

媽媽也對小淳說明,工作對媽媽而言,具有何等重要的意義,希望小淳能幫助她。經過媽媽的解釋後,小淳明顯地回復了笑容,而且,當新學期開始時,他也能每天精神飽滿地前往托兒所了。

孩子天生就是喜歡媽媽的,為了想和充滿活力的媽媽一起生活,他會早熟地協助媽媽回到職場中。不過,若是不能體會那是孩子堅忍的力量,而認為孩子「因為並不討厭上學所以沒關係」的話,孩子遲早會感到喘不過氣而承受不住。

 

另外有位母親,她的女兒在上幼稚園兩星期左右後突然開始抗拒上學。她的作法是:即使自己也感到不安,仍然全心安撫孩子,也試著去協談機關、和園方溝通了解、邀女兒的朋友來家裡玩、暫時和女兒一起上學、孩子發燒就立即請假休息等。但她迷惘著是否只能消極地等待女兒主動想去上學的時刻來臨。

在嘗試各種努力的期間,當她看到原本討厭去上學的孩子,竟然開始喊得出朋友的名字,也會唱幼稚園的園歌時,她才恍然大悟:

「孩子雖然想去幼稚園,卻會感到不安。所以,我的任務就是適時地助她一臂之力!」

這麼一想後,即使孩子哭鬧不停,她還是強行帶著孩子去到學校。

然後當她去迎接孩子時,總是會對孩子展露最燦爛的笑容,而孩子也露出了安心的神情跟媽媽一起回家。一星期過後,孩子就能自動自發地換好衣服,朝氣十足地獨自上學。

 

有時候當父母試著站在孩子的立場去和孩子對話時,隨著談話的進行,不但父母能加強對孩子的同理心,孩子的心情也能因此而有所轉變。

有個三歲大的孩子某天早上起床後說不想去托兒所,問他「是不是有討厭的事呢?」孩子點了點頭。可是再追問「是什麼討厭的事呢?」孩子卻不發一語。

以往每當這種情形發生時,媽媽總是會想:「不設法把他送到托兒所,就沒辦法去上班」,所以便強行抱著孩子去托兒所,交由保育員來處理,但唯獨這個早上她不想這麼做。原來,媽媽前一天受到主管的責備,所以情緒相當低落也不想上班。

.............................................

「的確是這樣呢!有討厭的事情就會不想去呢!」她這麼一說,兒子竟號啕大哭了起來。

直到今天,我才明白兒子的心情。

我也非常非常想休息,不過,當我對兒子說:「媽媽會幫你搞定惡作劇的孩子,我們一起去吧!」後,不久兒子便點了點頭,到了出門的時間時就和平常一樣在門口準備好一起出發。

生活中難免有不順遂的時刻,但是,我們可以設法去跨越他。

我在出門前也感到十分的鬱悶,不過到了公司和主管談過後,抑鬱的心情就一掃而空了。

這個清晨,我很感謝兒子給了我勇氣。

 

..............................................

 

我猜想,在小男孩的潛意識中一定也感受到媽媽不想去工作的心情,所以才會以抗拒到托兒所的形式來表達吧!

 

你看!許多母親都尋覓到適合自己親子的答案,讓討厭上學的孩子變得樂意上學不是嗎?

 

有多少家庭就有多少路線。所以,請找出完全符合自己家庭的路線!

 

(以上文章引用自《孩子是媽媽最初的老師》,阿部秀雄著,世茂出版)

寄件者 婦幼館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親子 育兒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ymau 的頭像
    shymau

    愛閱讀,就是我的Style

    shy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