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e.png 

在處理譯稿時,難免會碰到需要修改之處,此時就會深深地體會到,所謂的翻譯其實也是種再創作。

自古,針對譯文到底是該偏文還是該偏質,向來是爭論不休

在翻譯的時後,譯者同時會面臨到源頭語以及目的語問題。

如果偏向源頭語,文意雖貼近真實但卻不夠美觀且難懂;如果偏向目的語,辭藻雖美卻難免失真。

當然,若能達到「信達雅」的標準是最好不過,但就是因為難以實現,所以才會吵嚷多時

就拿佛經翻譯來看

唐朝的玄奘三藏法師是史上最著名的譯經家之一,他花了十幾年的時間,將大1330多卷的經文翻成中文,可是,他的譯作卻有個毛病——艱澀拗口(當然我們不能用現在的標準來看)

這是因為,他過於質樸,過於向源頭語靠攏之故

當時,三藏法師希望藉由譯經引進印度文化,因此對於在經典中所出現的印度景象或生活常原文照翻,但卻忘了,他之所以熟悉是因為他曾實地走訪印度,所以這些東西,只要聽到名稱他就能在腦海中清晰地描繪出它們的形象

可漢地的百姓卻不然,他們不只沒看過經中出現的植物,更無法想像經中所描寫的文化,對他們而言,這些東西不只是陌生,更是「異常」

相對的,身為西域外來民的譯經家鳩摩羅什,他在譯經時就比較能順應漢地文化去做調整並偏重去繁化簡,通順易懂

這也就是為什麼當年新譯時期的玄奘大師雖曾重譯舊譯時期羅什所翻的《金剛經》,卻始終無法受到民眾接受的原因

雖然陳寅恪甚為推崇羅什的譯經並認為其在藝術性上優於三藏,但卻也有不少人質疑,羅什如此刪繁為簡、不拘原文體制、變異原文的作法是否會因太過重於文彩而失去真意?

就是因為譯作一直以來都存有如此的問題,所以當年我才會興起了想學日文的念頭

只不過,當年愚蠢的我並沒有什麼想研究翻譯學之類的偉大志氣,純粹就只是為了追星罷了

因為非常喜歡某位歌手創作的歌曲,所以想了解歌詞的意義

可是,中文翻譯的歌詞太美、意境太深遠,不禁讓我感到懷疑,這些真的是那位歌手的「原意」嗎?抑或是經過了譯者的修飾呢?(因為那是個搖滾樂團啊~~很難想像一位搖滾樂團的主唱可以寫出那樣的美文、那樣的意境來)

就這樣,出身中文學門的我從此栽進日文的世界,也對兩種語言之間的轉換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還曾經非常的希望自己能跟玄藏大師一樣成為一名偉大的譯者呢!只是不知道為什麼當時的目標不是林文月老師而是三奘大師呢@ @)

雖然實際接觸過後發現,翻譯真的是件很令人頭大的事

但在苦心思索、絞盡腦汁之後所撰寫出來的美麗字句卻也常讓人有滿懷的成就

我想,這應該就是所有譯者們最開心的事也是讓所有譯者們能堅持努力下去的原動力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y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