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紙說,日本厚生勞動省最新調查顯示,日本百歲以上的高齡人口連續42年創新高紀錄,並首度突破5萬人大關。最高齡115歲。而且65歲以上的人口,突破3000萬人,佔總人口(1億2,753萬人)比重達24.1%。
除六十五歲老年人口大幅增加,今年滿七十五歲者也首次突破一千五百萬人。另外,根據厚生勞動省調查,日本今年屆滿一百歲的人瑞,全國共有五萬一千三百七十六人,比去年增加三千六百二十人,也是日本從一九六三年開始調查以來首次超過五萬人,證明日本不但是高齡之國,也是長壽之國。
如果問日本的中老年人,「你年老時會擔心什麼事?」一般最常回答的,不是「老人年金」就是「失智症」。
失智症是指由於腦部器質性障礙,以致記憶、判斷力減退而無法過一般的社會生活。造成失智症最常見的原因,是阿茲海默型失智症(阿茲海默症)與血管型失智症。
由於是高齡人口最擔心的問題。日本各地都有在進行失智症出現頻率的調查。失智症患者得病前的個性有其特質。譬如,若威和庫柏這兩位精神科醫師在1958年出版的精神醫學教科書上便寫著:「在罹患老年癡呆的患者中,有許多人的個性原本就是比較呆板、固執的」。
兩種個性會提高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這兩種個性就是具神經症傾向的個性與內向、不善與人交往的個性。專家認為,具神經症傾向的人容易產生心理壓力,而當人有壓力時,腎上腺皮質荷爾蒙便會分泌過剩,以致破壞記憶中樞的海馬體,導致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升高;另一方面,個性內向、不善與人交往的人,較少參與社會活動以及少與人來往,因而對腦的刺激較少,腦的預備能力就會降低,所以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就會升高。
那麼,這種個性的人該怎麼辦才好呢?
坦白說,要改變個性很難(雖然不是不可能)。當然,神經症傾向過強或個性過於內向、很難與人相處,以致會妨礙社交生活時,就必須採取一些方法來改善。在這方面,有心理諮詢和認知行為療法等各種方法可加以運用
世界各國都有在進行這類的研究,研究結果都是腦力、體力、社會活動頻率高者,罹患失智症的機率就會顯著降低。
然而,為何在精神、身體、社會各類活動上很活躍,就能有助於預防失智症的發生呢?專家認為,這是因為這些活動能刺激人的大腦,而這樣的刺激似乎能增加大腦的「預備能力」,有益於預防失智症。
就內向、不善與人交往的人來說,即使只有一個人,也是能提高身心的活動量。如果喜歡獨來獨往,那麼只要確實去進行一個人就能做的事也行。例如,慢跑、游泳等,如何?運動能增加腦部的血液循環,改善動脈硬化,所以也能使腦血管性病變的分數降低。而許多腦力活動也是一人便能進行的。有研究報告指出,常作拼字遊戲等活動的高齡者,罹患失智症的機率較低。如果做這些一人即能完成的事,便能增加對腦部的刺激,也就能增加腦的預備能力。
即使不改變個性,似乎也可藉改變其他因素來預防失智症。前文曾介紹過,即使具神經症傾向的人,如果人際關係豐富、常進行休閒活動,罹患失智症的機率便不會上升。因為,經由感到有他人的支援而樂在各種活動當中,便能減少壓力。
以上文章摘自《日本醫生的五萬人調查 這些個性,讓你不生病》
史上第一本研究「個性與疾病」兩者之間關連的書籍。
作者說,除了食物與生活習慣之外,個性也決定了疾病發生與否。究竟哪些疾病與個性有關?哪些個性容易生哪種病?看完這本書,你就知道,自己該怎麼預防疾病的發生。
本書為日本醫生以五萬人的調查報告為基礎,配合當代與前人之學說,試圖歸納整理出,何種個性容易罹患哪種疾病。其中主要列舉了心肌梗塞、肥胖症、失智症以及癌症四大病種與個性間的關係,最後並探討該怎麼妥善矯正自己的個性,才能讓自己常保健康。書中除了列有日本的研究結果外,也論述了歐美的研究結果,以比較東、西方間在罹患的疾病與個性上的關係是否一致;若不同,造成期間差異的原因又為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