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6302818_5662881090412843_4945674447338109925_n.jpg

最近Yi 編在看一部韓劇時發現
只要夫妻間有了孩子,在家、在外頭,稱呼到對方或自我介紹時都會變成是「○○的媽/爸」
好像沒了自己的名字,都以孩子的某某人來代稱了
老實說,我覺得這樣很恐怖……
因為好像自己這個人在有了孩子後就這樣消失了,以後所有的人生都要以孩子為主而活
早在之前就有心理師提過,這樣的稱呼方式並不好
一來會變得以孩子為主體,二來則會淡化夫妻間的感情,因為稱呼彼此的名字甚至外號、暱稱,會比較有親近感
在《鬱鬱寡歡的妻子,無動於衷的丈夫:改變對話方式,讓夫妻關係更融洽》一書中
作者也提到「稱呼名字的方式」在決定與該人距離間很重要。
兩人在結婚前會稱呼對方的名字或暱稱,但若改稱對方為「爸爸」「媽媽」,兩人的關係當然會改變。
而且有孩子的家庭中,很容易會變成談話都圍繞在孩子身上。變得透過孩子來說話,或是話題全都與孩子相關。
若是像這樣互相稱對方為「爸爸」「媽媽」,在家庭中一直完全扮演著「爸爸」「媽媽」的角色,最終,夫妻的關係性就會變得薄弱。
因為夫妻間的對話會變得很無聊,或是減少了述說自己事情的機會。
而且將來,若孩子從家裡獨立出去,就會困擾於不知道該講些什麼話題、稱呼對方為「那個」「喂」,最後又會以孫子為中心,稱呼對方為「爺爺」「奶奶」……。
所以作者建議,若只有夫妻兩人時,就盡量不要用「爸爸」「媽媽」這樣的稱呼方式
可能有些人會覺得,那不過是個稱呼罷了,有這麼重要?
但,這真的就很重要,就像不會有妻子想被老公稱呼「老太婆」,或也不有老公希望妻子稱他為「老頭子」一樣吧
所以,若想改變彼此間的關係,就從改變稱呼開始吧
.
《鬱鬱寡歡的妻子,無動於衷的丈夫:改變對話方式,讓夫妻關係更融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y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