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36172_3117883224900976_8972396567805820928_o.jpg

99431186_3117883494900949_6946921082280476672_o.jpg

100640860_3117883401567625_1062270073726566400_o.jpg

99296316_3117883681567597_717649946664239104_o.jpg

100099330_3117890768233555_5275486184825421824_n.jpg

98105939_3117882971567668_3067285765277876224_n.jpg

【你跟自己的肚子熟嗎?】

腹診是由日本漢方醫學家在學習中醫學後,再加以本土化所發展出來的。既然名為腹診,焦點自然在肚子,實際的位置就如圖1的灰色地帶。接觸這本書後,怪獸芬小編才驚覺自己對腹部超級陌生,也才發現,原來肚子表面是有冷熱之分的。書裡說,如果是胃部的皮膚摸起來冰冷,就表示胃寒(也就是胃內溫度不夠,消化能力不佳)。同理,肚臍周圍皮膚涼可能是腸道溫度不足。

想邀請大家一起來摸摸肚子,感覺自己的腹部各處的狀態。

首先,找個舒服的地方讓雙腳平放著坐或平躺。
第二,先確認雙手的溫度,如果有點冰冷,請先摩擦雙手或是用溫水泡手。
第三,將衣物上撩至露出腹部的地方。
第四,手指不出力,將一隻手掌平放在腹部上觸摸,感覺腹部的狀態。

書裡說,理想的腹部狀態應該滿足四點:

1.柔軟有彈性
2.肌膚平整光滑
3.溫暖
4.觸感不會黏黏的,也不乾燥,具有適度的濕氣

但,一般人大概會是這樣的狀態,表示該處較貧弱。

1.有某個部位長毛
2.某處特別凹陷
3.某些部位與其他部位膚色略有不同

另外,從肋骨的角度也能看出體質狀況。肋骨較開的人,食慾較旺盛,肋骨較窄的人,比較是吃不胖體質的人。

我們以為五臟六腑在肚子裡,反正看不著也摸不著,殊不知,透過腹診就能掌握體內的狀態。二千多年前的中國古醫書《黃帝內經》提到,「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

學著幫自己腹診,找回與身體的連結,在未病時幫自己調整回平衡狀態,也是找回身體自主權的一種方式吧。

#《精準對症 腹診入門》這本書除了教我們腹診方法,告訴你現在身體的狀況,也把對證的中藥寫出來,如果想試試看,就可以試著幫自己診療。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6368?sloc=main

#中醫的望聞問切四診,相信任何人都聽過。但到底如何望聞問切,應該大部分的人一無所知,甚至像怪獸芬小編一樣覺得很神奇又神祕。為了讓更多人能初步掌握自己身體所發出的訊息,我們出版了一系列書籍,讓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學習。

#面診 日本醫師的奇蹟面診法:教你由面相看疾病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0586
#脈診 排寒解熱的脈診食養術:三根手指把把脈,減法調養百病消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2740

#動物森友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y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