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原則」和「現實原則」
讀到這裡,或許有人會產生疑問難道那些「正因為錯在自己才刻意攻擊別人」的人,沒想到「自己的過錯」也有被揭穿的時候嗎?
按照正常人的思維,「想到自己的錯誤被揭穿的時候,即使要攻擊別人,也要手下留情」「就算做人情給他好了,不要罵得太兇」都是很可能出現的想法,但是大多數的否認型不會這麼想。
類似的心態還有「趁這個人不在的時候說他壞話」「打腫臉充胖子。明知馬上會被揭穿,還是要說謊」,總而言之,這些人完全沒有想過「被拆穿會怎麼樣」。

undefined
有關這點,可以用佛洛伊德的「快樂原則和現實原則」進行說明。
所謂的快樂原則,簡單來說,就是以當場的快感和快樂為優先,不考慮將來的心理結構。相對的,所謂的現實原則,就是把位於自己之外的現實世界當作判斷和思考的準則。
佛洛伊德揭開了一個事實,有的人奉行的是快樂原則,有人則是以現實原則為準。
總而言之,會產生「只要想到會被揭穿,就不會做出這樣的舉動」想法的人,就是標準的現實原則,但有些人的心理結構則是「以今天的快樂為優先,只要想辦法撐過眼前的場面就好了」。
正因如此,他們才會編造稍微想一下也知道不可能的謊言,或是做出之後會引起周圍反感的行為。
主張「我絕對是對的」的人當中,有不少比例都是依循著快樂原則而行動。
最典型的例子包括,自己明明已經在電子郵件裡把指示的內容寫得清清楚楚,但是在重要的會議場合中,卻又大言不慚地說「我不記得有這件事」「全部都是部下擅自做的決定」。
看在遵循現實原則行事的「正經人」眼中,當然覺得「居然有臉這麼說」,但其實這是每個人都具備的心理結構之一。

undefined
養成分析的習慣
目前為止本書一共介紹了「獲利型」「自戀型」「否認型」三種類型,值得注意的是,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清楚「被歸類於這三種類型的其中之一」。
大部分的人都同時符合好幾種特質,例如「否認型+獲利型」。
話雖如此,如果掌握了這個分類法,除了對方的心情與狀況,大家一定也更容易理解「為什麼他會做出這種行動」「為什麼他會講這種話」。
為了避免自己成為深信「我絕對是對的」的人的受害者,請務必養成以冷靜、客觀的眼光,進行「分析的習慣」。
分析時,這三項的分類法應該能派上用場。
遇到強烈主張「我絕對是對的」,而且讓自己感到困擾的人時,請先試著分析,確認對方究竟是「比較偏向獲利型」或「基本上屬於自戀型,但也有部分否認型,所以具有攻擊性」的類型。
另外,盡量讓自己保持客觀,就可以降低身心受到危害的程度了。

undefined

重點POINT
▼認為「我絕對是對的」,這種人大多混合「獲利型」「自戀型」「否認型」三種類型。
▼下意識以自己的利益為優先的「獲利型」,在社會上出人頭地的機會高,所以特別容易成為「令人傷腦筋的無能主管」。
▼自尊強特別強烈的「自戀型」,不甘寂寞,渴望自己的價值受到認同的。
▼想要轉移自己犯錯事實的「否認型」,基於「快樂原則」行事,只想著「撐過眼前局面」而選擇隱藏問題。
▼重點在於以三種分類為基礎,養成「分析的習慣」。

本文摘自 《職場小人操控心理學》 / 片田珠美〔Katada.Tamami〕 / 世茂

9789578799462.jpg

《職場小人操控心理學》
世茂看書網 goo.gl/vRos4u
博客來 goo.gl/rRyYUy
金石堂 goo.gl/E2e52L
誠品 goo.gl/qigRxe
讀冊 goo.gl/67rRQd
各地實體書店皆可洽詢!

arrow
arrow

    shy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