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怪獸芬  

每天早上陪兒子去公車站牌等公車,回程路上都會遇到鄰居媽媽。平常大多是點頭問聲早就錯身而過,直到一個多月後的某一日,她駐足一會兒,説出了那個我猜她放在心裡很久的疑問「這麼大了,還要陪等公車喔?真辛苦呀!」礙於她趕著上班,我沒回答太多,說「不,要謝謝他這麼大了還願意讓我陪。」但打算多說的是,「我想把握每一個兒子還願意敞開心胸跟我聊天、說說想法的機會。」 

看著兒子越來越大,感嘆時光快速飛逝的同時,也意味著,兒子振翅高飛的時間將近了。或許你會覺得我多慮、時間還早,但事實是,我還不希望另一種情形發生,那就是孩子人雖然在身邊,心卻因為不被了解而遠颺的所謂「叛逆期」。 

小時候,我是個每天放學後,一定會到廚房裡跟媽媽嘰嘰呱呱的孩子,哪個同學有什麼事蹟、我的朋友圈裡有誰、同學朋友間的相處狀況,媽媽都能第一手獲得巨細靡遺的情報。但是當我國中畢業,進入另一個更多彩多姿的求學階段,考試壓力不再、有趣的學校生活,使我希望能有更多的自主空間,然而此時,父母的擔憂卻形成了更緊縮的控制,在我使盡全力經歷好幾十回合的各種溝通卻仍不得理解與信任的情況下,我終於疲憊地放棄溝通。從此,那個在媽媽身邊無所不言的孩子不再,如果以那段時期為分界,在那之前我是父母眼中的聽話乖孩子,而之後,我就成了父母再也不能理解的怪孩子。 

那天,朋友異常焦慮地訴說著,一補習回家就鑽進房間並鎖上房門上網,連吃飯都要三催四請、跟孩子對話時,孩子總是發呆而面無表情、更別提除了質疑與責罵,親子間再也沒有什麼對話。我傾聽著,腦海中卻想起了自己那段不被理解的沮喪歲月。 

而後,當我看到《壓力鍋下的孩子》書裡的這幾段文字時,頓時恍然大悟。我突然了解了自己當年轉變的緣由、也瞬時理解了朋友的孩子。 

「如果強迫孩子是為了擺脫不安而做的努力,激烈的情緒失控是孩子被壓抑後的產物的話,那麼,『逃避現實』可以說就是,孩子使心靈功能麻痺的最終方法……『逃避現實』會反應在『話少』、『令人摸不著頭緒』、『叛逆』且『沉默』,這些所謂的『發呆孩子』身上……」

「不斷被否定話語傷害的孩子會越發喪失現實感。因為聽到傷害自尊的話語很痛苦,所以他的心自然就配置了『不聽』『不做』『不關心』的裝置……讓心游離的孩子們,有一部分一旦進入虛擬世界中,就會變得很有精神,放縱自己沉溺於網路虛幻的人際關係中。因為那裡是不會威脅到自己的安全世界……」 

因為自己曾經歷的,所以一直以來,我認為,父母只要選擇站在孩子那一邊,放下先入為主的想法耐心傾聽、願意接納他們的一切狀態,孩子絕對會願意敞開心房與溝通的大門,在外遇到難事多半也會願意回家求援的。這也是支撐著我堅持要在孩子希望我陪伴時,努力陪伴他們的核心思想。就正因為深切了解,不被最愛的人理解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所以,我可以笑笑地告訴鄰居媽媽「要謝謝兒子這麼大了還願意讓我陪。」 

《愛無敵》作者本吉園子說,「在孩子有需要的時候,適時滿足他的需求是為『愛』,否則只是父母自己為是的愛,叫做『寵溺』。」 

《壓力鍋下的孩子》作者長谷川博一說,「當孩子撒嬌時,需要的是心理上的滿足。此時,父母絕對不能只用物質滿足孩子(嬌寵),而必須是要以『我了解你』的姿態來滿足孩子。」

給孩子的愛,要包含理解、接納、要鬆鬆的才能進到孩子的心裡。而理解孩子,更是要放下執著與主觀的想法,緩緩地聽他們說話。千萬不要在焦慮當頭時,把規則訂得死板板的,這將反而阻擋了理解的去路。讓孩子人雖在,心卻遠颺呀!!

過度熱心於教養的媽媽,妳的孩子將產生「教養的後遺症」!

現今正以各式各樣的問題,呈現在大家的面前。許多媽媽不再完全依賴學校,而是從小學低年級起,就讓孩子上補習班、找家教,為他們投注許多的教養。那樣的努力會為孩子帶來什麼樣的將來?

關於那些危險性,本書當中提出許多具體實例。這些後遺症特別發生在過度熱心教養的母親的孩子身上!透過本書,對母親們的「想法」與「心情」兩方面對話,只要閱讀本書,在母親們的心裡一定會引起相應的「變化」。也許這個變化不是眼睛看得到的,但最終一定會看到孩子樣貌的改變,這個改變甚至會影響整個家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y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