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e.png  

 

「夢想殺手」

這個詞彙我是在編輯《跳出舒適區,年薪自己訂》這本書時才第一次知道

書上說:「不只有學校老師會如此,你的父母、伴侶、好友、前輩,這些人幾乎都會極客觀地評斷你目前的能力,提出自認合適的意見。其實這些人都是夢想殺手。無論他們多麼認真地聽你說話,多麼用心地回答你的問題,他們都一定會殺死你的夢想。因為他們只能依據目前的現狀,去建議一個延伸的未來。」

這麼想來,我們身邊還的確是存有這類人在

我說,等工作一段時間,存了些錢後我要去日本留學唸翻譯;但A說,可是等妳回來後會一無所有,又要從零開始

我說,我想學韓文;但B說,可是它的發音很饒口,妳辦不到啦!

我說,我想同時兼學英、日文;但C說,可是兩種語言一起學會弄混,到時反而沒有成效

我說,我想唸博士班;但D說,唸這麼高要幹嘛?博士出來反而不好找工作啊

我說,我想轉考歷史研究所;但E說,可是妳大學唸的是中文,一旦轉科,別人會質疑妳的專業性

我說,我想研究女性文學;但F說,可是女性文學已被研究得窄了,不如改來研究宗教文學

我相信,在所有人身旁都一定會有這類夢想殺手存在,他們總是打著「關心」的名號,在無法徹底看透的情形下給出一個似是而非的答案或建議(他們當然無法徹底看透,因為即便是身為旁觀者的他們腦中也不免會有盲點)

結果,我們常會因為他們「客觀而理性」的分析,對我們的夢想打退鼓

可其實不只是這些人,有時連我們也是自己的夢想殺手

因為習慣了現況,因為只能看到現況,所以我們不敢踏出這安穩的舒適區,害怕自己沒能力,害怕一切到頭來都只是一場空,所以我們裹足不前,所以我們寧可窩居在這方小小的舒適區中

追逐夢想有時是需要衝動的,這當然不是說在面對他人好心給予建議時我們就是耳朵硬得什麼都聽不進去

只是,在全盤接受他人的「好心」時,我們也得回過頭來仔細想想,到底,我們想要的是什麼?這些給予你建議的人,真的了解所有現實、了解你嗎?

寄件者 風向系列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夢想
    全站熱搜

    shy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