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日本幼教界公認最會處理幼童問題行為的專家本吉園子

 

日本幼教界公認最會處理幼童問題行為的專家本吉園子,為孩子提供正確的援助,在短時間內改變了許多「令人頭痛的孩子」,其豐富的育兒經驗在日本首屈一指。曾任公立幼稚園的園長,後陸續擔任過大妻女子大學、寶仙短期大學及聖心女子大學的講師。現為NPO兒童教育幼兒部門代表,在育兒諮詢與保育指導上表現活躍、深受幼教界與家長的推崇。

 

對孩子來說「撒嬌」就和吃飯沒什麼兩樣

  近年來我發現多數家長前來諮詢有關育兒的問題,不外乎就是孩子總是靜不下來、沒辦法自己去上廁所,洗臉、換衣服或是吃飯老是不專心,愛吸手指頭等等問題。其實這些問題的背後,都是因為孩子不常跟父母撒嬌所導致的。

  媽媽們都以為自己很愛孩子,然而孩子是否都能確確實實地感受到被父母所愛呢?

  常尿床、做起事來拖拖拉拉、在教室裡大吵大鬧、頻頻出現粗暴的行為等等,只要和孩子在肢體上做接觸,讓孩子在身體上的撒嬌可以獲得滿足,也就是對他們投以滿滿的愛,很快地在短時間內這些行為都會獲得改善。

  每當我告訴媽媽們「請讓孩子好好地撒嬌、多多與孩子做肢體上的接觸,這是最好的方法」時,每位媽媽都會驚訝地表示「妳是要我寵孩子嗎?」

  妳看!這就是認知上的差異。

  「撒嬌」不等於「寵」,這是完全不同的東西。

當孩子感到寂寞孤單、痛苦難過的時候,也就是內心處於不穩定的狀況下,會向母親尋求身體上的親近,藉此來獲得內心的安定。內心的穩定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孩子向父母撒嬌等同於吃飯喝水一樣,是必要的行為。因此,才需要讓孩子好好地撒嬌

  至於「寵」,則是對孩子百依百順,在孩子還沒有開口之前,就先主動地買東西給他們,或者是先為孩子做一些事情來減輕他們的負擔等等都是。

  我參訪過全日本多家幼稚園、托兒所,無論去到哪裡總是會遇到會來主動親近我的孩子。一旦孩子感到自己的需求被接受,就會很坦率地撒起嬌,像是說「我帶妳一起去泡溫泉、我蓋房子送妳」。或是主動讓出自己的食物,說「這個給阿姨吃,我不餓」、「這樣子阿姨下次要穿就可以馬上穿了」邊說邊用自己的衣服替我擦掉鞋子上的髒污──這樣的例子多到數不完。在孩子充分了解前請讓他好好地撒嬌,慢慢地等待他產生同理,這樣就算沒有特別去教育他,孩子也會自然而然地發揮出本身「良善」的一面。

  當孩子感受到大人對他的愛,立刻就會變得不一樣。

  那麼,要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感受到愛呢?

《愛無敵》一書舉出多項的實例來幫助各位做具體的了解,衷心盼望各位媽媽能加以活用在對孩子的教養上。

~內容摘錄自《愛無敵!──給孩子滿滿的愛,孩子就會改變》一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ym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